本报宝鸡讯(通讯员张建英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周俊鹏)10月中旬,陕西省陇县河北镇荞麦进入丰收季,趁着晴好天气,村民们抢抓农时抢收荞麦,确保“颗粒归仓”。
“目前,我们村种植荞麦面积已达2100亩,实现产量260吨,产值约180万元。”河北镇庙坡村党支部书记、河北镇庙坡村合作社负责人高鹏飞介绍说。据了解,庙坡村深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为群众提供优质良种、种植技术指导、机械化服务、兜底收购以及代加工等服务,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也提高了夏收后季节性闲置土地的利用率。
距离庙坡村不远的韦家堡村,村民李天有正在为晒好的荞麦进行脱粒,李天有一边干活一边说:“今年夏收后,跟着村集体种了一季荞麦,能增加收入1万多元,我很高兴。”他和妻子在农业生产之余,还在镇上工地就近务工,每月还有3000多元的收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生活过得很舒心。
河北镇耕地面积达8.1万亩,人均耕地7亩,依托本地独特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和小杂粮种植传统,今年全镇荞麦种植面积达5200余亩,成为当地主要的特色粮食经济作物。同时,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算好茬口账、季节账、效益账,科学补种改种,目前荞麦亩产可达到260斤左右,较往年有极大提升。以庙坡村为代表的全镇8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示范引领,带动全镇510余户群众加入荞麦特色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镇荞麦年产值达730余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6200元左右。
“荞麦是一种特色小杂粮作物,近年来市场表现抢眼。我们围绕荞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荞麦良种选育、优质荞面加工、保健荞麦醋、养生荞麦酒、长寿荞皮枕头等产品开发,并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全产业发展模式,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河北镇镇长杨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