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立心为农 写好乡村振兴“杨职答卷”
文章字数:2624
  ■裴红波  陆敏
    学校现代化农林实训基地一角。

    学校滨河校区(杨凌现代农业职教创新园)开工建设。

    学校畜牧兽医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开展2023暑期“乡村振兴大课堂”文明实践活动。

  以农立校,守志不移。自1934年建校以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近年来,该校勇担“立德树人、强农兴农”时代责任,在奋力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同时,忠诚履行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走出了一条教书育人与社会服务相得益彰的发展路子,树立了涉农高职教育的“杨职”品牌。
  优化办学条件“激活力”
  2022年10月29日上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占地1616亩的滨河校区(杨凌现代农业职教创新园)建设开工仪式举行。这标志着该校迎来了新的发展篇章。
  该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15个二级学院(部),设有70个高职专业、2个本科联办专业。其中,国家示范重点专业4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拥有现代化生产性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454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17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5个。
  名师引领,行有方向。该校坚持引育并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047人,教授68人,副教授341人,“双师”型教师49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教学名师17人,省级教书育人楷模1人,陕西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教师主、参编正式出版教材1550多种,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国、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8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26项。
  依托“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中国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两大平台,该校与陕西省内外142个县(区)政府、20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并开办14个企业学院、建立6个协同创新中心,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6%以上。该校先后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始终稳居全国高职教育第一方阵。
  打造科研平台“强内力”
  科研是高校实力的标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多元主体共建高能级科研平台,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并积极构建“产学研用”科创生态圈,让广大师生成长成才的“塔基”更实、“塔尖”更高。
  该校依托科研项目和校企合作,建立了11个“博士+高职生”工作室、7个“教授+科研成果推广”工作室;成立了陕西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校蜂产业研究院、赵瑜旱区作物(小麦)育种工程中心、北方草莓产业研发中心、林麝产业研发中心、火龙果产业研发中心、无花果产业研发中心、山茱萸产业研发中心、秦岭食用菌产业研发中心等“2院7中心”。同时,以学校首席科学家康振生院士、张涌院士为引领,组建了农业生物技术创新研发团队、畜禽繁殖技术创新研发团队,30余名中青年骨干教师深度参与其中。
  随着科研平台迅速落地成势,各类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该校主持选育的“武农981”“武农988”两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审,“丝路红玉”“丝路黄金”两个无花果新品种通过省审,“秦红龙”火龙果新品种通过省审;主持、参与制定的7个地方标准颁布实施;获批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
  让该校师生值得骄傲的是,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跟随其一同登上太空的还有学校自主培育的小麦品种“武农981”和两个小麦育种材料“杨职99”“杨职111”。目前,完成了186天“太空之旅”的小麦育种材料已经移交回学校。该校两个育种团队将利用此批“太空种子”开展地面延续育种工作,充分发挥航天育种优势,选育一批优质小麦新品种,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服务乡村振兴“提效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着眼大局,突出人才和技术输出,进一步完善耕读教育体系、推进涉农专业供给侧改革、创新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聚力打造乡村振兴“杨职样板”。
  该校依托自身办学特色,以弘扬“后稷文化”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勤学善思、身体力行、锲而不舍、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精神为核心,将“后稷文化”与理想信念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专业技能提升、社会服务创新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崇尚劳动,知行合一、砥砺求索,增进其为农服务的奉献精神。李松、姜凯、许彦云、赵向阳、王炳科、葛岩凯等一批“新农人”从校园走向农村,在辽阔沃野上绽放梦想之花,展现杨职学子的昂扬风采。
  如何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支持农民上大学!2016年,该校在全国率先实施村干部和高素质农民学历教育,首次招收50名杨凌村干部和富平高素质农民来校学习,并量身定制了两个班的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任课教师专门编写了近20门课程的教材。先行先试,善作善成。受陕西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联合委托,该校从2019年起全面开展陕西省村干部大专层次学历教育,现已招收1971名村干部和高素质农民来校学习,这些学员毕业返乡后,大都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和基层治理骨干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该校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此外,该校还在陕西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区域建立了11个职业农民培育学院、6个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累计培训职业农民7万余人次;在陕西省内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24个,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专家大院型、科技包村型、基地示范型和企业带动型5种
  产学研示范推广模式;组织一批农业专家常年在陕西省各个县区、镇村开展科技服务,解答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涌现出了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赵瑜、国家级优秀教师马乃祥、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马志峰和马文哲、陕西蜂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黎九州等百余名扎根一线、致富乡里的专家教授。
  为让师生在实践中锻炼与成长,学校连续三年利用暑期开展了“百名教授进百村”乡村振兴大调研、“万名学子进万村”乡村振兴大调研、“乡村振兴大课堂”文明实践活动。《教授进村,技术上门,百团下乡支农问诊——“百名教授进百村”乡村振兴调研案例》入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是陕西唯一入选高校。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将始终坚守为农初心,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写好乡村振兴“杨职答卷”。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