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享视频 在电视剧《红高粱》中,有一片如火娇艳的红高粱地,至今都令人印象深刻。
如今,在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薛家河镇也能看到如此场景:等到秋季,万亩梯田之上,大片大片高过人头的高粱,火红的像无数支火把,红中透紫的高粱穗迎着秋风奏响“致富曲”。
“撂荒土地”焕新机
近日,在薛家河镇高粱种植基地,梯田上一望无际的高粱延绵数公里,一人高的高粱迎风摇曳。“以前这里广种薄收,农民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钱,慢慢的地就撂荒了。”薛家河镇镇长刘玮说。
2021年,薛家河镇为有效解决劳动力不断外流、土地撂荒严重、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等问题,对全镇14个行政村2万亩撂荒地进行统一规划,集中整治为适合机械化耕作的良田,让村民既省心省力、又丰产增收,带领群众迈出了产业振兴第一步。
在土地上“做文章”,让抛荒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乡村焕发新活力。山峁间机器轰鸣,机械化耕种机在梯田上忙碌劳作。就此,薛家河高粱产业发展打开新篇章。“现在,我们用机械代替人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能。同时,形成规模化种植,好种、好收、好管,实现高粱生产效益翻番。”刘玮说。
为积极推进高粱产业发展,薛家河镇探索出“企业+村集体+农户”发展模式,并成立了全镇高粱产业产销一体化运营服务公司,由村委会带头示范并发动村民种植,订单保底价收购,随行就市,让村民种着放心,管着舒心。
目前,全镇2万亩高粱长势良好,预计今年全镇高粱产业收益将达到3500万元,各行政村集体经济高粱产业单项收入突破20万元,有效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让村级集体经济驶入“快车道”。
“创新模式”添动力
红高粱成为薛家河镇增收致富的又一特色经济作物。“我们为持续发展好高粱产业,成立了产业联合党支部,聚力引领村集体和群众实现‘抱团’发展,共同破解了产业发展中资金散、资源散、人心散、思想散的‘四散’难题。”刘玮说。
以联合支部为引领,薛家河镇对全镇的万亩“粱”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带动全镇高粱种植产业实现规模化、机械化、优质化发展,有效实现1+1>2的叠加效应,助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新机制、新模式推动高粱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果,“我们按照第三方专业合作社流转经营,以及留守群众自愿种植和14个行政村每村至少种植200亩以上等三种模式,不断推进高粱产业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彻底告别撂荒地,让土地生‘金’。”刘玮说。
“现在坡地变成了宽幅梯田,种地更方便了。跟随镇上的号召,我家种植了20亩的高粱,每亩高粱地的收入至少在1800—2200元,现在基础条件好管理也方便,稳定又增收。”今年71岁的薛家河镇薛家河村村民王莉乐呵呵地说,这下种地都有信心了。
高粱种植的背后,稳定的合作模式给农户带来了安心,保质的种植模式给农户带来了信心,可观的效益收入给农户带来了开心。“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强‘高粱红’党建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让高粱产业在全镇红透半边天,实现‘见地见高粱’的火红场面。”刘玮说。
“订单农业”促振兴
高粱作为我国大多数白酒的重要酿造原材料之一,在我国酒文化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白酒行业的迅猛发展,白酒企业对红高粱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对优质高粱收购大都采取“订单农业”。
王莉的20亩高粱产业,走的就是“订单农业”。为了确保村集体和群众利益最大化,薛家河镇主动对接酿酒企业等终端市场,与榆林镇北台酒业等8家酿酒企业达成合作,搭建“产销直通车”,从根本上解决了销路问题。
同时,薛家河镇采用“晋梁3号”(全糯型)高粱品种,该品种出酒率高,产酒品质好,是中国浓香型、酱香型四大名酒和汾酒的主要酿造原料,深受各大酿酒厂欢迎。“有了政府托底,有多少就能收多少,一点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王莉说。
高粱熟来红满天。到时,金秋丰收的喜悦,就藏在红彤彤的高粱地间,高粱地“映红”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的致富路。“下一步,薛家河镇将继续以高粱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全力保障高粱种得出、品质好、产量高、销售无忧。并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逐步形成高粱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用实际行动助推全镇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刘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