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北方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如何防治
文章字数:777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召开2023年全国秋粮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预计马铃薯晚疫病在黑龙江中西部、甘肃东南部、山西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兴安岭沿麓等地局部将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78万亩。病害流行盛期,东北地区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西北、华北地区为7月下旬至9月上旬。
  马铃薯晚疫病是流行性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遇适宜气象条件暴发流行性强。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田间监测调查,发挥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作用,及时准确预报预警,指导科学防治。
  栽培管理:对发现有晚疫病的薯田及时中耕高培土,阻止病菌渗入土壤内侵染薯块,降低薯块发病率;开花现蕾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地上部植株生长,降低田间湿度,可减轻后期病情;及时查田,挖除病株,把病株放入塑料袋中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掉,以防病原菌再次扩散侵染;收获前半个月杀秧(割秧)、晒田,杀死落土病菌;及时清除田间倒生薯(翌年可长出自生苗的薯),集中处理残枝落叶,减少菌源;适时深翻晒田,可加速病菌分解,减轻危害。
  药物防治:在马铃薯田初见晚疫病病斑时或发病初期,每亩可选用5%香芹酚水剂50-60毫升,或0.5%苦参碱水剂75-90克,或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80-120毫升,均匀茎叶喷雾。
  在马铃薯田初见病斑时或晚疫病发病初期,可每亩选用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7-24克,或30%氟吗啉悬浮剂30-45毫升,或100克/升氰霜唑悬浮剂32-40毫升,或20%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30-50毫升,或40%噁酮·吡唑酯悬浮剂20-45毫升,或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0-40克,或50%烯酰·氟啶胺悬浮剂25-30毫升,或40%氟啶·嘧菌酯悬浮剂50-60毫升,或80%烯酰·噻霉酮水分散粒剂30-37.5克,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00-120克,或85%波尔·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120克,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20-140克,或5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80-107克,或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5-100毫升,对水后均匀进行茎叶喷雾,隔7-10天喷1次,视病情连续防治2-3次。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