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陕西佳县坑镇赤牛坬村:
15余万“老物件儿” 诉说时代变迁
文章字数:1530
    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近日,记者一行走进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坑镇赤牛坬村,追寻农耕文明、品味农耕文化。曾出现在田间地头的镰刀、扁担甚至水车,又或是世世代代流传下的陕北老物件,都在村里的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有了一席之地。它们承载着灿烂的农耕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物证,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变迁。
  品农耕之美,让农耕文化“留存”
  走进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过去。讲解员杨晓凤正热情地向记者一行介绍展陈内容和藏品故事。
  与人们印象中“高大上”的博物馆不同,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由内而外都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窑洞。置身其中,乡土气息浓厚的老物件整齐地排列在馆内,这些被农人侍弄过的农具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仿佛诉说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农耕社会场景,讲述着陕北农人们坚强不屈奔“光景”的生活态度。
  “这里展出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红枣品种性状各异,显示了红枣文化的丰富多样。”在红枣蔬菜展览馆,杨晓凤结合当下陕北红枣产业,讲述它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沿黄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杂粮食品展展示的面食、杂粮食品,都是由小米、糜子、高粱、玉米、洋芋、荞麦等加工而成,体现了陕北人“杂粮杂吃、粗粮细做”的饮食文化。
  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展出的旧物件超过了15万余件,展现了陕北农耕文化的历史积淀,彰显了陕北的独特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农耕文化、爱上农耕文化。
  借乡村舞台,让农耕文化“复活”
  赤牛坬村曾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近年来,赤牛坬村深入挖掘文化潜力,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建设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的同时,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由150多名村民参与的国内首部大型原生态农民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带动130余名群众就业。
  这是一部大型乡村原生态实景剧,将前来观摩的人带入到赤牛坬村往昔岁月。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耩,爷爷的爷爷就这样……”高亢嘹亮的唱腔,旅游高峰期,每天都会在村广场上多次响起。
  “一场演出能给25元,一般人多的时候演两场、人少演一场,没有演出的时候,大家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谈天说地。”81岁陕北老汉高建章既是演员也是农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5元的演出费,对于淳朴的赤牛坬村村民来说,不仅可以增加一点收入,还能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村庄蕴含万千故事。赤牛坬村因为古老的民俗、广博的农具、深厚的文化、大胆的创新,吸引大家前来参观,领略百年的风雨沧桑。
  铸振兴之梦,让农耕文化“复兴”
  如今的赤牛坬村,已形成“村内无闲人,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局面。村民老高是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的讲解员,讲解一场可挣50元,每月可以讲解十几场。
  “赤牛坬村兴办了农家乐26家,货摊4家,游戏娱乐7家,每年农家乐户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最高收入达8万多元。”赤牛坬村党支部书记高根强介绍说,每年实景剧的演出场次达260余场,可为每个参演的村民增收6000多元。
  今年72岁的高思茂是退休教师,利用自身所长担任陕北民俗文化博物馆讲解员。“很多博物馆的藏品虽然很贵重,但是很多老百姓都看不懂,参观也只是走马观花。而走进这个博物馆的人都能通过这些老物件产生共鸣,回忆起自己的旧时光。”高思茂说。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传承和发展农耕文化,让农耕文化“活”起来,需要使其“留存”“复活”和“复兴”,三者之间是循序渐进、一脉相承的。
  近年来,佳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机遇,全力打造东方红黄河文化产业园、泥河沟千年古枣园、峪口艺术小镇、木头峪古民居等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村镇,赤牛坬村以其浓厚的农耕文化,成为全县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典型范例。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