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草业大会上了解到,我国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粮改饲、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等一系列政策,饲草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优质饲草产量超过8200万吨,其中商品草产量超过1000万吨,有力支撑了牛羊规模养殖发展。
“饲草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草食畜产品有效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了重要支撑。”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在会上表示,但我国饲草产业也面临不少问题。一是种植基础条件较差。饲草种植多数为盐碱地和坡地等,建设投入少,设施条件差,制约饲草产能提升。二是良种支撑能力不强。我国审定通过的636个草品种中,大部分为抗逆不丰产的品种,良种扩繁滞后,总量供给不足,苜蓿、黑麦草等优质饲草种子长期依赖进口。三是机械化程度偏低。国内饲草机械设备可靠性、适应性和配套性差的问题突出,大型饲草收获加工机械大多靠国外引进,适宜丘陵山地饲草生产的小型机械装备缺乏。四是政策支持不够。一些地方对种草进行限制,导致优质饲草供不应求,目前缺口超过4000万吨。
参加会议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开发利用监管处处长韩丰泽指出,要加强优良草种特别是优良乡土草种选育、扩繁、储备和推广利用,不断提高草种自给率,满足草原生态修复和现代草业发展用种需要。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