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陕西靖边: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
文章字数:1811
    靖边县宁条梁镇西园则村党支部书记雷喜军在大嗓门直播间直播带货。

  白凌燕 李万腾 农业科技报记者 符金壮
  近年来,陕西省靖边县紧扣县委“1365”发展战略,以各镇村的资源禀赋、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为基础,整合涉农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167家,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总结出村集体经济发展可推广的八大样板。
  “党建+”集体经济
  近年来,宁条梁镇西园则村通过打造强有力的党支部,因地制宜培育集体经济主导产业,逐步探索以“党建+”助推集体经济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党建+民主决策”“党建+特色产业”“党建+统一品牌”“党建+融合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截至目前,村集体发展了养殖、柳编、古法油坊、现代油坊、光伏电站、家坊等8大产业,村集体经营收益突破100多万元。
  “一组一田”集体经济
  近年来,红墩界镇白城则村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因地制宜,推行“一组一田”土地经营模式,实现“小块变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的科学化种植模式,彻底解决了农户的种植规模小、耕地经营分散、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和土地撂荒等问题。目前,该村土地已全部整合完成,取消了田埂、便道、水渠,新增土地482亩,撂荒地恢复420亩,收益达到36万元,实现了土地利用率大提升、产业结构大调整、种植大规模、土地流转费用大翻倍。
  “经营性资产改革”
  集体经济
  多年以来,张家畔街道张家畔村通过“转思路、调产业”,将村集体经济的商业模式逐渐从单一转变为多元,村集体产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资源总面积1568亩,资产评估总额27381万元,评定后的净资产按股份划分为30%集体股和70%个人股。先后建成18处经济实体,按资产盘活型、土地利用型、资源开发型和公共服务型进行细分增加集体收益,去年,村集体经营收益581.68万元,分红281万元。“土地股份合作”集体经济
  近年来,黄蒿界镇马季沟村与河北省大昌蔬菜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村企联动,经营土地4000多亩,实现集体收益316.1万元。村社集体经营完成低产林改造项目,建成山地标准化苹果基地600亩。同时,村集体利用闲置土地建成200千瓦光伏电站一处,为村集体增加年收入15万元左右。
  “分散经营”集体经济
  近年来,水路畔便民服务中心水路畔村通过成立集体经济联合社,注入产业项目扶贫资金60万元,经村两委“四议两公开”决定发展养牛产业,引进西蒙特尔肉牛36头。采取集体购买、分散养殖的经营模式,承包户每年交给联合社6万元承包金,第四年返还本金60万元。这种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也扶持带动更多农户走向富裕道路。
  “合作经营”集体经济
  近年来,王渠则镇庙界村以“西涧丹林”富硒产业链条为抓手,采用“村党支部+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与靖边县麦香富硒有机农产品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培育健康、绿色、有机的高端农产品品牌。村集体经济联合社统一地块、统一规划、统一耕作、统一施肥、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发展千亩富硒谷子种植项目。该项目谷子亩效益可达1400元,带动庙界小组70户近400余人增收致富。
  “品牌带动”集体经济
  高家沟便民服务中心阳畔村集体经济以“一厂一店两品牌四基地”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村集体经济联合社争取项目资金,吸收党员群众股资投资建成集优质羊肉和小杂粮深加工为一体的加工厂一处,现已进入试运营,成功注册“清平印象”和“高家沟羊肉”两个品牌商标,年平均销售量可达5万斤,纯利润近35万元。
  “产业引领”集体经济
  近年来,东坑镇伊当湾村经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确立了以胡萝卜为主、其他蔬菜相结合的蔬菜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营销的蔬菜产业格局。目前,全村种植胡萝卜9千亩、芹菜4千亩、辣椒3千亩、杂菜9千亩,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2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2400亩。被确立为北京鲜活农产品直供基地。建成集农产品品牌、种植面积、自检体系、追溯体系、地理标志保护、生产环节图片、产品等级分类等栏目为一体的网络销售平台,注册了“伊当湾”商标,现发展大型农业合作组织15家、大型蔬菜收购点4处和数以百计的蔬菜代办组织。对外与武汉、上海、长沙、北京、山东等客商和农业公司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产品远销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出口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
  以上罗列是靖边县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靖边县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最大限度激发村集体活力,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实现了“破茧成蝶”的美丽蜕变,实现全县184个行政村全部“破零”,全县集体经济年底实现收入1380余万元,带动低收入户分红1300余户。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