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研究团队筛选到了可以帮助紫菜对抗赤腐病的细菌菌株。这也意味着,从今以后紫菜也可以像人一样“吃上”益生菌防病。得知这个消息后,江苏连云港的紫菜养殖户金立忠喜笑颜开。
金立忠在连云港养殖了3000多亩紫菜,2019年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病害让他的紫菜烂了2000多亩,这个紫菜养殖老手一下子慌了神,“长得好好的紫菜一下子烂了一大半,就跟得了瘟疫似的。”自那以后的4年时间,每年这个季节,他和附近的养殖户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病害少则几百亩,多则上千亩,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严重时损失超过30%。连续的病害引起了江苏省紫菜协会的重视,该协会秘书长戴卫平找到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研究团队寻求帮助。
经过详细的调查分析,黄海水产研究所藻类病害防控研究团队的阎永伟博士解开了紫菜病烂的谜团。据他介绍,紫菜病烂是由一种叫赤腐病的藻类病害导致的。被腐霉感染后的紫菜叶片上会出现小的、红紫色斑块,并迅速扩散到叶片的其他地方,小斑块也会迅速扩大并感染其他紫菜叶片,最终导致被感染的紫菜叶片腐烂。在日本和韩国,该病一直是紫菜养殖的最大威胁,曾造成日本60%以上的紫菜减产。
“这个病的症状和传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很容易造成紫菜大面积的病烂。”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李杰博士介绍,赤腐病的暴发往往与水体温度升高、盐度降低等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我国冬季的雨雪天气后更易暴发,且不易观察,为此要以防为主。
在不断摸索中,阎永伟团队发现,在海洋中提取的部分细菌可以抑制腐霉的生长甚至将其杀死。“我们将这些抗病细菌菌株进行了筛选并展开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不管是提前对紫菜施用这些菌株还是被感染后几天之内进行施用,都能够对赤腐病起到非常显著的防治效果。这些抗病菌株无形中给紫菜增加了一个‘保护壳’,也变成了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特效药’。”阎永伟说,相比传统的防治措施,使用抗病菌株防治赤腐病效果更为显著,对该病的抑制率可高达90%以上,且在染病前后均有效果。更重要的是,所有菌株均来自海水或养殖海藻,对人和养殖动物没有致病性,无需担心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