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治前(右)和宋小林副教授(中)交流“四位一体”旱作节水效果试验 农业科技报记者 耿苏强 李泉林 苏洪照
在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城向北20公里处,有一个被称为“陕北小江南”的地方,高西沟村就坐落于此,去年这里的“四位一体”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谷子喜获丰收,亩产较以往增产300斤左右。高西沟村村委会主任高治前坦言,这一切主要得益于高西沟村全力推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农作物产量才得以大幅提高。
2008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校地合作模式在米脂县建立陕北节水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基地推广的“四位一体”(“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提水+软体水窖高位蓄水+膜下滴灌补水”)集雨补灌技术模式效果良好,真正实现了“秋雨春用,丰雨旱用”,该技术已在黄土高原推广超过17.3万亩,为提高当地果农的生产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作用。
基地负责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宋小林说:“旱作节水农业项目亩均节水30%、节膜25%、节劳20%、增产150公斤、节本增收900元左右,全年可促进增收3150万元。”
2022年,米脂县全年实施旱作节水农业面积5.86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建成高西沟、柳家洼、对岔3个万亩谷子集中连片示范区和9千亩以上谷子示范田,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谷子3.5万亩,辐射带动全县种植谷子12万亩。
旱作节水改变了当地农民“靠天吃饭”的劳作方式,解决谷子、苹果生长关键期缺水问题,2022年试验示范区谷子亩产达800斤,同比增产45%,每亩节本增收1000元;苹果亩产达2400斤,同比增产40%,每亩节本增收1780元,全年增收195.8万元。
2022年6月,由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土高原旱作适水改土与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项目在米脂落地实施,对助力黄土高原旱地农业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科研院所已在省内外不同地区建立了10多个水土保持野外试验站。从水土保持到植树造林,从生态保护到富农兴产,来自杨凌的硬核科技助推黄土高原披上“绿装”、打造出一个个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