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设施农业建设取得明
显成效,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总量还不足、质量还不高,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建设农业强国的需要等困难和挑战。
近日,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制定印发《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下称《规划》),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对促进设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展望2035年,设施农业全面升级,智能日光温室、高楼养猪将多点落地,供给保障能力更加有力,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率、产出质量和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优质化食物消费需求。
2030年设施蔬菜产量占比提高至40%
《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国现代设施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科技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设施蔬菜产量占比提高到40%,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设施渔业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比达到60%,设施农业机械化率与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60%和70%,建成一批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全国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
《规划》包括1个总体规划、4个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建设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以仓储保鲜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等4方面重点任务;部署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提升、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建设、高效节地设施畜牧建设、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等6大工程;明确提出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扶持、指导服务、主体培育、宣传引导等5方面保障措施,对未来一个时期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农业农村部将会同各有关部门以《规划》为指导,加强政策支持保障,推动实施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不断优化完善发展环境,加快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规划》重点任务内容有哪些
立足种植、畜牧、渔业等行业特点,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加快走适合我国国情农情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之路。
明确建设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
统筹强化粮食与“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坚持存量改造与增量,拓展并重,发展节能节本、高产高效新型现代设施种植业,加强非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创新研发一批引领性、前瞻性关键技术,推进绿色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稳步提升优质果蔬等的供给能力。
明确建设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
坚持稳定生猪家禽产能、拓展肉牛肉羊与奶牛产能,改造提升设施畜牧养殖,推广不同区域、不同畜种的设施养殖标准和技术模式,加快畜牧设施养殖向高效集约型升级。
明确建设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
坚持扩产能、优结构相结合,以水域滩涂承载力为前提,优化设施渔业生产力布局,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和深远海大型养殖渔场等设施渔业,积极拓展设施渔业绿色养殖空间。
明确建设以仓储保鲜和烘干为主的现代物流设施
强化设施农业产业链的配套建设,重点提升粮食产地烘干能力,完善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有效减少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的产后损失和流通环节浪费,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重大工程是什么
现代设施农业提升工程
着眼提升设施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实施大中城市区域现代设施农业标准化园区建设、传统优势产区设施改造提升、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等项目,加快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装备推广应用,培育先进设施农业新业态,强化科技装备支撑,示范引领现代设施农业升级。
戈壁盐碱地现代设施种植建设工程
合理利用戈壁、盐碱地等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实施西北戈壁、黄淮海和环渤海盐碱地现代设施农业开发项目,带动全国利用非耕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面积新增100万亩以上。
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建设工程
大力发展水稻、蔬菜集约化育苗(秧),重点在优势产区实施现代设施集约化育苗(秧)中心建设项目,加快补齐商品化育苗(秧)短板,满足水稻、蔬菜种植对高质量健康种苗的需求。
高效节地设施畜牧建设工程
着眼稳定优化产能、提升养殖用地效率,重点实施工厂化集约化设施畜牧养殖场建设项目,发展工厂化集约化的节地高效型设施畜牧养殖,提升设施畜牧养殖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
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工程
坚持宜渔则渔,实施池塘和工厂化集约化设施渔业养殖场、低洼盐碱地设施渔业养殖场、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沿海渔港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推动渔业设施装备升级,加快产业现代化发展。
冷链物流和烘干设施建设工程
着眼补短板、减损失、提品质、增效益,加快实施粮食减损绿色烘干设施建设和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项目,规模化、网络化推进建设,带动全国新增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库容4400万吨以上、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到65%,有效提升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能力以及谷物烘干能力。
打破资源限制充盈“餐桌”与“钱袋”
现代设施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依赖进行高效生产的农业类型,涵盖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和提供支撑服务的公共设施等。其中,设施种植业包括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和植物工厂以及不改变耕地地类的拱棚、塑料大棚等,设施畜牧业包括集约化工厂化设施畜禽养殖场等,设施渔业包括标准化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和深远海养殖渔场、沿海渔港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产前的集约化育苗、产后的冷藏保鲜、冷链物流和仓储烘干等。
为什么要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设施农业装备怎么改?如何助农走上致富路?记者近日采访了江苏大学中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宗毅。
张宗毅介绍,设施农业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对环境进行控制,精准调节温度、湿度、土壤营养含量等参数,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生产效能。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肉蛋奶果蔬”需求快速增长。在耕地和水资源双重约束下,以技术、资本密集型和集约化生产为特点的现代设施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的资源环境约束,既能为中国饭碗广开食源,又能促进农民增收,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攻克的新高地。
《规划》围绕现代设施种植业、现代设施畜牧业、现代设施渔业与现代物流设施部署了重点任务。张宗毅认为,这些领域具有广阔的改造提升空间。例如在设施种植业方面,目前很多日光温室不适宜农机作业,而土墙日光温室则存在土地利用率低、热量流失大等问题,可以用薄膜太阳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对其进行升级改造。此外,要因地制宜发展地域性鲜明的现代设施,例如在土地资源紧缺地区,鼓励发展高楼养猪等立体养殖模式。
张宗毅表示,设施农业的投入产出比要高于传统农业,但同时也对资金、技术与经营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因此,财政资金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新技术推广上发挥撬动作用。此外,可以运用村企联建方式,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委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入股村农地股份合作社,后者整合后把土地集中流转给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社会主体来经营。农户获得土地租金,入股后可以获得股金,甚至可以在家门口就业获得收入,可以帮助小农户更好融入农业现代化进程。
(综合农业农村部官网、《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