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
区域公用品牌打造提速
文章字数:3001
    编者按:5月10日是我国第七个品牌日。眼下,品牌已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加强品牌建设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而农业品牌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我国农业品牌推进机制逐步健全,31个省(区、市)均出台品牌支持政策;发展基础日益夯实,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有效用标产品达6万余个,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1800万吨;培育数量稳步提升,全国省级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培育区域公用品牌超3000个,农业品牌对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带动效益明显增强。
      资料图片

  为促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农村部日前制定并印发了《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要以“强产业优供给,树品牌提效益”为目标,做好“土特产”文章,打牢品牌根基,壮大品牌主体,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带动脱贫地区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农业品牌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标志。”农业农村部此次《实施方案》如是明确农业品牌的重要作用,并提出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是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现产业兴旺的重要着力点,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新时代品牌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有力抓手,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品牌也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品牌强农是转变乡村农业发展方式、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聚焦主导特色产业 开展品牌帮扶
  《实施方案》明确,方案支持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明确生产区域内,由相关组织所有,由若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品牌名称由“产地名+产品名”构成,其中产地为县级或地市级。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脱贫地区品牌打造能力明显提升,要塑强50个质量过硬、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精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200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地域性区域公用品牌,带动培育300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授权企业品牌和600个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
  为实现相关目标,《实施方案》从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供给质量、开展品牌帮扶、强化品牌管理、支持渠道拓展以及做好品牌战略布局、提高品牌建设运营能力等方面提出多项重点任务。其中,做好“土特产”文章,聚焦主导特色产业颇受重视,在多项重点任务中被率先提出。
  为壮大主导产业,《实施方案》提出要深入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突出“土特产”要求,指导脱贫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主导产业。
  同时,《实施方案》还提出要推进产业全链开发,引导龙头企业到脱贫地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支持建设一批田头冷藏保鲜设施和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提升脱贫地区农产品加工、仓储保鲜、运输销售等能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典型县等项目继续倾斜支持脱贫地区。
  坚持市场引领 促进农民增收
  明确要聚焦主导特色产业基础上,《实施方案》还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市场引领、促进增收原则,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领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市场供给,促进渠道嫁接和销售转化,提高品牌产品溢价能力;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与农文旅深度融合,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促进脱贫地区农民稳定增收。
  为此,《实施方案》在多项重点任务中强调了市场导向与增收增效原则。
  如为提升供给质量,《实施方案》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种质资源保护与品种培优相结合,挖掘传统品种优良基因,开展地区特色品种提纯复壮,加快淘汰品质差、效益低、老化退化品种。
  为实现品牌营销增效,《实施方案》则提出支持渠道拓展,省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指导脱贫地区建立品牌产品信息库,指导组建采购商和经纪人队伍,推动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支持构建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实现“以产待销”向“以销促产”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品牌已成为推动国家、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核心要素。”袁帅认为,品牌建设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品牌建设能够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品品质,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供给结构升级。”袁帅认为,打造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成为企业拥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 探索区域公用品牌富农路径
  区域公用品牌架起了优质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是助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增收、农民富裕的重要抓手。
  从2017年“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到2018年《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将区域公用品牌作为重要抓手,再到近日印发的《支持脱贫地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已经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发力点。
  在农业品牌化战略指引下,“黑土优品”“好品山东”“美豫名品”“天赋河套”“味见汉中”等区域公用品牌不断推出。目前,我国省级重点培育的区域公用品牌已有300多个,品牌农产品平均溢价超过20%。区域公用品牌架起了优质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是助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其区域性、协同性、非排他性决定了区域农产品品牌的使用、机会、资源具有共创、共享的特点,有利于更多小农户融入产业链,分享产品品牌溢价,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增收、农民富裕的重要抓手。
  第一,洞悉消费趋势,以区域公用品牌引领品牌体系构建。
  随着消费升级,品牌农产品消费呈现数量增长、溢价能力增强、复购率提高的特点。应紧扣当地农业特色,探索“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协调机制,建立农产品品牌管理和保护体系,降低生产主体进入市场的成本,实现品牌农产品优质优价;构建“全产业链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完善项目申报、标准化生产、追溯体系建设等品牌支持体系,提高生产主体应对市场的能力,实现品牌主体做强做大。
  第二,践行大食物观,以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产业收益增加。
  “大食物观”意味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区域公用品牌为小切口,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大变化。应紧抓区域公用品牌赋能效应,推进“科研院所+公司+基地+农户”的产学研模式,建立区域食品科技创新中心,大力开发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等,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深挖融合发展元素,引导农业产业与生态、健康、娱乐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多元业态,提升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创造能力。
  第三,创新经营模式,以区域公用品牌强化主体利益联结。发挥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作用,强化产业主体的服务和利益联结,推动小农户生产向集约化发展。应紧跟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机遇,构建区域公用品牌引领的农业产业链闭环运营模式,提升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的互掣程度,促进农户深度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分享更多增值收益;构建区域公用品牌引领的产业联盟、产业协会等联合发展模式,促进不同主体开展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合作,推动小农户由“自产自营”变为“组团共营”,促进农户规模化组织化发展,获得更大增收潜力。
  (综合《经济日报》《中国经营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1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