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全文 “红五月”未到,麦田里已是金黄一片。“‘蜀麦1963’收获面积311.5平方米,湿麦产量274.56公斤,折合亩产498.75公斤(按含水量13%计)。”4月2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基地,当验收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马均宣布完验收结果,大家在感叹高产之余,“早熟”这一特性更是让专家和种粮大户感到惊喜。
同田展示的一共有23个四川省小麦重大新品种。“这些品种都是2022年10月27日播种,‘蜀麦1963’是近期育成品种中最早成熟的。”站在田里,四川崇州粮油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农业生产负责人杨福明检查着麦穗的饱满程度,远处是滚滚麦浪。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如何实现早熟高产抗逆多目标性状协同改良,科研团队将目光转向了野生物种。
四川农业大学主持选育的“蜀麦1963”是当地最早熟的品种之一。“在四川多地不同生态环境的测试中,该品种都表现出良好的早熟和抗倒伏性,且产量高稳定性好。”该品种选育人、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郝明介绍,团队利用野生资源合成小麦,进行反复杂交和系统选育,历经12个年头终于得到一个熟期、产量和抗性协调的优良品系,即于2022年通过四川省级审定的“蜀麦1963”。
“按照往年的生产习惯,成温邛一带小麦主要是5月5日以后开始收获。”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刘登才介绍,“蜀麦1963”主打一个“早”字,4月底收获,意味着当地水稻可至少提前1周播种,这将带来每亩水稻50公斤以上的增产。(据《四川农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