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春耕备耕正在有序进行,各种新农机、新技术、新模式涌向田间地头,帮助农户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产量,给农民带来丰收的希望,智慧农业让春耕跑出“加速度”。
工人正在使用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机开展春耕备耕。 智能翻土机器人成春耕好帮手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的数字化大棚,看到智能翻土机器人在数字化大棚管理系统的指引下,穿梭在田间地头,为今年的春耕做着最后的测试准备(如上图)。
数字化大棚管控系统包括土壤传感器、环境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室外气象站、大棚设备智能控制和智慧农机协同控制等模块。通过将这些智慧农业技术进行融合,搭建数字化大棚管控系统,实现提高产量、降低人力成本的目的。
在海淀区的翠湖工厂,10万平方米的温室大棚通过智能温室环控系统和智能水肥灌溉系统,实时监控并调节棚内温湿度和水肥灌溉情况。这套系统通过中控室平台设定预期的参数,另一端通过棚内传感器、加温管道、基质秤、高压喷雾、水肥一体化等设备,达到全盘调控的目的,为作物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有了这套智慧农业系统的帮助后,今年的收益预计提高至往年的120%。
无人驾驶拖拉机“玩转”智慧农业
广阔沃野上,越来越多的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收割机等各种智慧农机,成为农田里春耕夏收的得力干将路。
阳春三月,草木萌动。在山东平度,眼下正是土豆、大姜种植的时节。走进中国青岛幸福生态观光园,一台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地里来回穿梭进行耙地、平地作业。今年43岁的张知远是青岛耕万亩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用他的话说,过去开一天拖拉机耕100亩地,累得够呛。如今,脚不沾泥、手不碰水,通过一部手机便可操纵一台智能拖拉机,完成200亩地的耙地、平地等作业。
“这台拖拉机带有自动导航,可以根据地块设定自动作业路线,在大地块作业更‘笔直’,误差非常小,比老机手人工操作更精准,关键是可以24小时连续作业。”张知远表示。不仅如此,打开手机App,张知远还能及时了解农机的耕作层有多深、耕作面积多大等情况。
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机8-14天完成一个育秧周期
科技力量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近日,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现代产业园区农事服务中心的育秧育苗中心里,工人们正使用全自动育秧播种机开展春耕备耕,供盘、铺土、灌水、播种、覆土、叠盘等步骤一气呵成,充分实现了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
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自动化的育秧育苗方式比传统培育方式节省了更多人力和耕地,在该中心培育的秧苗发芽率可达98%以上。发芽后的秧苗通过循环育秧和潮汐育秧两种方式进行育秧。在循环育秧区,运动式育秧床犹如小型“摩天轮”呈“W”型循环式运动,既利用了空间,又享受到均匀光照,同时通过测控装置、传感装置、温控装置、喷雾装置等远程控制设备,及时根据实时数据自动给秧苗加湿、降温、施肥等,8-14天就可完成一个育秧周期。目前,整个育秧育苗中心有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7台,潮汐灌溉式苗床980平方米,每批次可育秧1100亩。
立体种植新技术节约石斛生产成本
这些天,在“中国紫皮石斛之乡”云南保山市龙陵县,3.9万亩石斛正在火热春耕备耕中,到处都可以到斛农们在地里忙碌的身影。
由于龙陵县山高坡陡、地形复杂,传统石斛种植以平地为主。为了有效利用土地,增加种植面积和产量,当地通过推广“一地两台”的立体式种植新技术,下台育苗上台种植,代替了以往“一地一台”分开育苗种植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为实现今年石斛丰产、收入翻番,龙陵县石斛种苗繁育、栽培管理技术研发教学实训推广基地,研发了多项石斛栽种新技术。“龙陵山坡比较多、比较陡,今年我们研发了圆木配机质种植,这样的种植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大量地利用这些山地、坡地来种植,种植以后,年限比较长,产量也比较好。”基地负责人段兴恩介绍道。
大型喷灌机对麦田进行精准灌溉
3月9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镇的万亩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大型喷灌机缓缓移动,无数喷头喷洒出一把把“水伞”,对麦田进行精准灌溉,经过喷灌“沐浴”的麦苗在暖阳的照耀下,带着晶莹剔透的水珠,透着生机与活力。
“除了完善的农田、水利、路网设施,集‘气象、墒情、虫情监测’为一体的田间监测系统也是春耕的好‘帮手’。”宛城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田间智能监测系统就像安装在农田里的“眼睛”,实时将收集到的各项数据传送到智慧农业控制中心,管理员通过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判断什么时候该浇水、一次浇多少水,再利用配套的智能灌溉系统进行灌溉,不仅省时省力,还实现了节水高效。
宛城区拥有耕地面积69.7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蔬菜等。近年来,宛城区结合实际谋划了10万亩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建设项目,对智慧农业和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项目进行了整体规划,积极打造智慧化农业节水灌溉施肥体系,通过提高智慧农业管理能力和现代农业自动灌溉水平,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智慧农业管理平台一键管理百亩田园
2月22日上午,风雨送春归。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的金丰公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内,工作人员高攀龙紧盯着眼前硕大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的电子屏幕,思忖着是否需要根据显示出来的各项数据情况,向远在十多公里外的田间管理人员进行及时干预处理。
“大屏幕上呈现的就是智慧农业管理平台采集到的各项数据,帮助我们即时了解每块田地、大棚、塘堰的种、养殖管理情况。”高攀龙指着屏幕上的视频监控画面向记者介绍道:“现在小麦开始拔节,我们必须严格监控田间情况。”
视频中,数百亩绿油油的小麦田在智能摄像头的监控下尽收眼底;田间实时的大气温度、湿度、压力和光照强度、风向风速等一应俱全。高攀龙点击“机具管理”板块,立即显示出正在出勤的拖拉机、旋耕机等器具的操作轨迹,尤其是每一台机器在当下的实时操作细节。比如,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到一台拖拉机作业时的宽度、深度和速度,这样就可以明确作业的实时数据是否符合要求,便于随时调整。
(综合《北京日报》、央广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