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小麦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闵东红:
攥紧粮食安全“种业芯”
农业科技报记者 谷幸 李煜强 余瞳
文章字数:967
  开栏语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公布。文件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守牢的底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如何理解文件的部署和相关要求?今年的“三农”工作应该怎么干?即日起,本报策划推出《一号文件大家谈》专栏,邀请农科专家、农业学者以及企业代表等,围绕一号文件精神,谈感受、话发展,凝聚思想、行动力量,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必须先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继续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2月14日,小麦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闵东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育种工作者,将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要求,从育种方法、理念、实践等方面,认真干、努力干,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满意的育种答卷。
  今年,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闵东红表示,这为实现千亿斤粮食目标,划定了明确方向。而他们所做的育种工作,也在为实现这一目标不断“添砖加瓦”。
  近年来,在保证小麦抗病性的基础上,闵东红团队不断攻关小麦的高产性与优质性,培育出了“西农629”、“西农598”等优质高产小麦品种。同时,掌握了初步的双单倍体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利用该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育种效率。
  此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看到这一利好信息,闵东红激动万分:“这条信息让我备受鼓舞,这与我们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不谋而合,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在育种路上攻克难关的决心与信心。”
  二十多年来,闵东红团队先后选育国审小麦品种11个,省审小麦品种24个,育成品种的累计推广面积超2.5亿亩。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西农979”小麦新品种,截至2021年累计种植面积1.53亿亩,生产小麦544.12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18.26亿元,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命不息,追梦不止。闵东红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采用生物育种方法,加快品种选育步伐,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同时,加大已育成小麦品种的成果转化力度,把新品种的丰产性、优质性落到实处,尽快转化为社会效益,为粮食生产、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2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