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品种老化、品质下降、价格下滑
老牌农产品如何“逆风翻盘”
文章字数:2357
      紫云红芯薯种植户在分选产品。

    王彬(左一)和同事们在火龙果园开展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家喻户晓的从江椪柑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曾经走俏市场的罗甸火龙果价格一低再低;
  打入沿海市场的紫云红芯薯也曾一度滞销⋯⋯
  这些曾经广受市场青睐的老牌农产品,因品种老化、品质下降等问题,市场地位遭遇挑战。如何帮助种植户应对新的市场挑战,贵州老牌农产品如何逆风翻盘?
  老品牌遭遇新问题
  最近,正是贵州紫云红芯薯集中上市的时节。在跟客户不断沟通后,种植户们却犯难了。紫云文烁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光友说,“规格上不去,价格无法提起来。”
  近年来,市场上的红薯品种增多,消费者对红薯的要求也越来越“拽”了:外观要梭子形,重量要在2到4两之间,果肉为纯正的红芯。客户们接二连三提出的要求让胡光友感到了危机。
  紫云红芯薯是紫云自治县的特色品种,种植面积2.6万亩。2022年秋末冬初,紫云县白石岩乡的红薯地里,各家各户都忙着把红薯挖回家。这里土质非常酥松,脚踩下去,甚至会发出踩在雪地上的“咯吱”声。
  特有的气候,特有的土壤,造就了紫云红薯的好品质。但从2017年开始,问题却接二连三地出现。胡光友说,“现在品质很不稳定,有红心的,有花瓣状的,也有一些是比较黄的,甚至有些偏白的。口感也有硬有软。”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胡光友试过了很多种植方法,仍然百思不得其解。
  从江椪柑是贵州从江的老品牌,辉煌时期曾是从江县中、东部乡镇农民家庭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但由于果园基地建设时间较长等原因,导致树体老化,果品品质下降,市场急剧萎缩。銮里村的椪柑种植户贾正龙告诉记者,2008年前后,当地椪柑几毛钱一斤都很难卖出去。果农们的积极性因此受挫,对果园粗放管理,果品品质进一步下降,种植面积大幅缩减,从高峰时期的4.5万亩减少到3万亩左右。
  在黔南州罗甸县,这里的气候特别适合种植耐旱、喜高温的火龙果。当地火龙果种植面积也达3.42万亩。在2014年左右,罗甸火龙果曾畅销市场。从2015年开始,罗甸县开始大面积种植火龙果。省外的火龙果也迅速扩大种植规模、抢占市场。由于外地土地平坦,火龙果种植人工成本低,种出来的火龙果个大、价格相对便宜。受到冲击的罗甸火龙果市场不断下滑,价格从最高每斤18块降到1块多。
  科技助力,老牌农产品焕发新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保住紫云红薯的市场地位,农技人员近年来结合海拔、土壤、外观、品质等因素,从种苗、栽培技术、储藏技术进行系列研究。贵州省安顺市农科院副院长牛力立说,经过多年攻关,2022年首批培优种苗获得成功。当年11月初,经过测产,产量在此前亩产2500斤的基础上有了大幅提升。“一亩地能产4000斤左右。”
  在罗甸,农业科技人员也从品质提升上着手,开展了罗甸火龙果育种、选种等工作。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彬说,“通过诱变育种、杂交育种,还有芽变选种,到2021年,我们选育出了第三批的火龙果。”这种新品种叫紫红肉火龙果,口感明显优于其他地方种植的。改种新品种后,火龙果的品质得以提高,种植户的收益也得到了保障。龙坪镇马草村种植户张会田说,“现在全国各地,线上线下都可以销,我们收入也增加了。”
  去年9月,贵州启动“生物育种先导性研究”,希望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挖掘更多的优良本土品种。这是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中农业领域的一个重点项目。贵州省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杨占烈说,“目前已经收集到3600多份地方农作物资源,正在进行综合整理,准备开展资源的表型和基因型的精准鉴定,并对资源的高产、优质和抗病虫、抗逆等优异基因进行挖掘。”
  近年来,贵州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通过一县一团的方式,每年选派200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开展服务。
  在紫云自治县,科技人员与种植户不断磨合,渐渐掌握了如何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进行种植紫云红芯薯,这样的红芯薯自然也能得到采购商的青睐,他们以高于市场价两毛的价格收购后,发往上海、广东等地。紫云县白石岩乡红芯薯种植户熊德章,每年靠红芯薯种植,有了不错的收入。“种出来口感比较好,我种了20来亩,纯收入在10万元左右。”
  在从江县,依托多个科技项目的实施,从江椪柑逐渐恢复生机。“开展从江椪柑省力化修剪、土壤有机质提升,扩穴改土,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据贵州省果树所检测果品含糖量达到14%-16%。”从江县农业农村局果树中心主任陆伟英说。
  土壤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提升,让种植户找回椪柑种植的信心。贾正龙家今年把椪柑扩大到40亩,“很多省外的顾客在网上定货,我家现在每年纯收入大概有15万元。”
  科技为老牌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赋能
  目前,贵州正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标准、加工标准、流通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让科技融入农业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我们正在开展贵州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拟定筛选优良品种31个,制定技术规程20项。巩固脱贫农户12050户,产业效益提高10%-15%。”贵州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党委书记秦松介绍。
  通过科技对农业全产业链的渗透,将大大提升农业品牌的影响力。截至目前,共有185农产品品牌被收录进贵州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目录。农业主管部门正想方设法让这些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老牌品牌做大做强,助力群众增收,推进乡村振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调研处处长郑怡说,“到2025年,形成3到5个全国有影响力、价值超百亿的‘贵’字号农业品牌。培育壮大3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农业企业品牌、200个农产品品牌。”
  科技是农产品最终实现溢价的巨大支撑。去年,农业农村部专门出台方案,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其核心要素正是科技支撑。贵州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姜蚓认为,“我们可以把科技理解为1,而其他的要素都可以是0,如果没有科技这个1,其他的意义都不大。用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把一二三产进行跨界的融合,最后让它产生一个极大的品牌溢价。”
  (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2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