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新生活让群众喜笑颜开。 全媒体记者 张慧 郭媛媛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坚持“守底线、保供给、兴产业、推改革、促增收”,强力推进“三农”各项工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主动探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村美、民富、业兴的愿景,如同一颗颗“梦想金豆”,正在骆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城乡融”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这片沃野上徐徐展开。
产业为基,筑乡村振兴之厦
10月25日,在榆林市吴堡县辛家沟镇霍家山村的青梨地里,周爱莲正在和村民们一起管理梨树。虽然青梨已经瓜果归仓,但拉枝、施秋肥等一系列工作能让梨树的通风、光照更好,因此大家在工作中没有半点马虎。
过去,周爱莲外出打工,生活成本高,回家种地务农收入低。如今,村集体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用于发展青梨等产业,她就近务工,不仅收入可观,顾家也方便。“原来种地,一年收入五六千元,现在土地流转后,我在这里打工,管吃管住,一年还能收入2-3万元。”周爱莲说。
产业发展有政策,产品销路也有保障。吴堡县在青梨产业发展中逐渐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等运营管理模式,其中龙头企业吴堡县丰润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不仅为当地青梨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也利用“线上”“线下”平台销售青梨。
在一系列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吴堡县青梨产业蒸蒸日上。目前,全县青梨产业规模达到6100余亩,挂果面积300亩,今年预计产量300吨,产值240万元。
近年来,榆林市持续发展壮大“4+X”主导特色产业,全力推进羊子、马铃薯、苹果、蔬菜4个百亿级和小杂粮、中药材、肉牛、生猪4个十亿级全产业链发展,发展旱作节水农业40.45万亩,实施玉米增密度提单产86.7万亩,完成马铃薯标准化生产60.2万亩,榆阳区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项目投产运行,定边县35万只肉羊屠宰线试运营。榆林正全力打造省级全产业链发展示范样板市,狠抓村集体经济发展,目前,榆林实现全市2967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收益全覆盖,其中53.5%的行政村达到5万元以上,7.9%的行政村达到50万元以上。
人才为先,奠乡村振兴之基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深挖在外人才“富矿”,盘活本土人才“资源”,是榆林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一招”。
今秋,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鱼河村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的水稻丰收了,农场创办于2013年,现有富硒水稻种植基地1100亩,年产约700吨。目前,农场已创建成为区域性水稻生产加工销售基地、国家级示范家庭农场,同时也成为技术交流和人才培育中心。其技术服务辐射到横山、神木、延安、内蒙古等地,带动周边地区水稻产业蓬勃发展。
“这五六年来,我带出了很多年轻人,培养出一批农业管理、农业机械操作的实用技术人才。”农场负责人常四娃说。
在榆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正在查看马铃薯长势的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推广研究员、马铃薯专家常勇告诉记者:“榆阳区是全国马铃薯黄金产区,产量、品质均在全国领先,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人才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介绍说,榆阳区在马铃薯产业方面主要有三类人才:第一类是榆阳区柔性引进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一批人才,在基础研究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第二类是大型企业的高层次人才,为区域的技术进步、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类是在合作社、家庭农场中成长起来的本土人才,他们在产量和品质提升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三方面人才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榆阳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榆阳区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承包、顾问指导等方式,大力实施“领头雁引聘”工程,引进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山东省农科院甘薯研究室主任王庆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周占琴、中药材专家王渭玲等一大批高端人才。同时,特聘榆林学院羊子专家屈雷、饲草专家李新春,榆林市农科院原院长常勇等本土领军人才,选派城区农业、林业、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下沉乡村一线,形成了中央及省上高端人才、本土领军人才与基层技术骨干三级团队开展“指导-服务-实施”三类农技推广指导的服务体系。
榆阳区以业聚才、以才促农,促进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土专家”“致富能人”“高素质农民”,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达到130亿元,2021年农业总产值达到88亿元。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稳、农业兴的重要因素。榆林激励鼓励、资金保障等一揽子政策,有效推动人才扎根基层、下沉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生态为笔,绘乡村振兴之画
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这是榆林市靖边县红墩界镇尔德井村日常可见的美丽风景。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靖边县把城乡环境整治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各个镇村纷纷亮出整治利剑,打出“亮洁牌”,按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快进键”,不断“刷新”乡村“颜值”,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垃圾堆、柴草堆、杂物堆都被清理干净,以前的‘脏乱差’不见了,你看这路面连片叶子都找不见,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心里舒服多了。”67岁的村民李万平对村子的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大家对房前屋后的卫生更爱护了,茶余饭后谈论的是种植什么花草更好看。”
尔德井村多次举办各类文明新风培训,每季度评比“农村最美庭院”“光荣榜”和“拴正庄户人”,给予实物表彰和张贴门牌,提高群众维护村庄整洁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感、获得感。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榆林市坚持县域规划建设一盘棋,开展4个省级、24个市级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投资3.4亿元,完成344公里自然村硬化道路、428公里安防工程和9座危桥改造。93个村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29个乡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实施100个村绿化美化,建设20个生态振兴示范村。强化改厕全过程质量管控,全面完成年度2.01万座改厕任务。创建4个乡村振兴楷模、50个示范镇、500个示范村。
榆林市佳县赤牛坬“三老变三宝”、绥德县郝家桥“九个一批增收措施”、米脂县“生态振兴+特色产业”、米脂县杨家沟村“红色旅游+金色田园”,以及榆阳黄家圪崂村“美丽乡村建设”、赵家峁村“三变”改革、碎金驿村“乡村建设规划一张图”等典型经验做法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和省上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今,放眼榆林全市,一个个宜居生态村庄跃入眼帘,一条条公路在旖旎如画的山水间延伸,乡村面貌的巨大改变也让广大群众拥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稳稳的幸福感。
文化为根,铸乡村振兴之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根本。
2018年,定边县白泥井镇公布井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建起红白理事大厅。理事会负责全村红白事宜的监管和红白理事大厅的日常管理运营。理事会建立了理事大厅管理制度和红白事申报制度等,加强服务监管,保障大厅规范运行。
“红白理事会规定一盒烟价格不超20元,一瓶酒不超100元,礼金不超200元,一桌饭菜不超500元。”公布井村党支部书记贺文其说。
四年来,公布井村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在婚丧嫁娶中的服务和引导功能,对群众红白事宜主动过问、协调,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做好事前引导和事中宣传工作,鼓励事主按照婚丧事宜新的标准办事,提倡节俭新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公布井村的红白理事制度,只是定边县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缩影。如今,办红白事时不请戏班子、不演歌舞、不大操大办,在定边县已司空见惯。同时,该县利用召开村民会议、开展文化活动等机会,在185个行政村和20个乡镇定时播放“移风易俗倡议书”“文明新风故事”等宣传内容,并建立婚丧嫁娶登记备案制度,推行公筷公勺、分餐分食,组织开展“媒人”“总管”“婚庆”教育引导,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坚决反对社会陋习。
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榆林这片沃土正不断凝聚丰收的热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榆林正不断释放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所蕴含的能量和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