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病易发生在冬季和秋末春初,因为此期间日光照射不足,牛毛长而密,特别是在厩舍潮湿、牛体卫生状况不良,皮肤表面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最适合螨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此外,舍饲时密度增大,也为传染创造了条件。
螨病的临床症状,除具有剧痒、湿疹性皮炎、脱毛,患部逐渐向周围扩展的特征外,不同螨引起的症状略有差异。疥螨,开始于面部、颈部、背部、尾根等被毛较短的部位,病情严重时,可遍及全身,幼犊牛感染时可引起死亡。痒螨,初期见于颈部两侧,垂肉和肩胛两侧,严重时蔓延到全身,病牛表现奇痒,在各种物体上摩擦,或以舌舐患部,后期被毛逐渐脱落,淋巴渗出形成棕褐色痂皮,皮肤增厚失去弹性,严重者精神萎顿、食欲大减、卧地不起最终死亡。足螨,寄生于尾根、肛门附近和蹄部,呈现红肿、渗出、脱毛和结痂。蠕形螨,一般初发于头部、颈部、肩部、背部或臀部,形成小如针尖至大如核桃的白色囊肿,常见的为黄豆大,内含粉状物或脓状液体,并有各期螨虫;也有只出现鳞屑而无疮疖的。
诊断时根据临床症状、病史等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病原检查。
常用治疗药物有有机磷杀虫药、拟除虫菊酯类(溴氰菊酯)、甲脒类(双甲脒)和伊维菌素4类。用药方法有局部涂擦、喷洒、药浴及皮下注射。
治疗时应注意的是杀虫剂均有毒性,在局部涂药时,其涂擦面积不能超过整个躯体面积的三分之一;一般药物只对成螨有效,不能杀死虫卵,故间隔5-7天应再次用药。
厩舍要干燥、透光,垫草要勤换,加强消毒,发现病牛及时隔离,新引进的牛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混群。
(张守印 杨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