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前脸安装挡湿膜保温又降湿。 每年一到低温季节,大棚前脸处的温度低、湿度大,蔬菜长势明显变弱且产量低,病害也呈高发趋势,尤其是冷害、喜湿性病害等。那么,如何有效改善棚室前脸处的小环境,确保蔬菜长势均衡一致呢?
低温、高湿又寡照蔬菜异常频现
当前,大部分棚室的前脸处呈低温、高湿、寡照并存的状态,这种环境条件不利于蔬菜的健壮生长,轻则蔬菜长势弱、减产,重则病害高发,成为病害传染源。
植株长势偏弱。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实际中,从操作行的北边一直走到南边,会发现南边前脸处的植株高度能低一些,茎秆也细弱,坐果量也少。
冷害频现。低温季节,前脸处的蔬菜容易出现冷害,如瓜类蔬菜的生长点叶片向上卷曲、茄果类蔬菜茎秆或果实会出现紫色条斑等;再严重的叶片边缘呈白色干枯状。
病害高发。当下,前脸处的环境未得到有效改善的大棚内,蔬菜易发生灰霉病、晚疫病、细菌性病害及根部病害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实现全棚传播。
优化环境 促壮又防病
那么,要想前脸处的蔬菜长势好,菜农需应对好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光照弱。造成前脸处光照弱的主要原因是阳光受阻无法照射进来。一种是前后两座大棚之间间距小,且南边的大棚后墙高度高,后墙能遮挡北面大棚前脸处的太阳光照,尤其是早晨和傍晚时段,这对于日照时数变短的冬季来说,短时的太阳光照对蔬菜的生长影响较大。一种是下挖式大棚的前脸处下挖深度大,有的在1.5米左右,这也能导致前脸处的蔬菜见光时间变短。
应对措施:对于老旧大棚,可将水渠设置在前脸处,这样使得蔬菜的定植位置北移,能延长光照时间;或者是选用功能型农膜,如优质的转光膜能让棚内的蔬菜受光更加均匀。对于即将新建的大棚,应进行合理规划,保持适宜的大棚间距,若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不建议再建设下挖式大棚,并采取高垄栽培模式。
其次是湿度大。棚内湿度大,棚膜上会聚集很多水滴,这些水滴会沿着棚膜流到前脸处,再滴落到前脸处土壤中。那么,此处的土壤湿度较大,透气性差,加之低温季节,根系会发育不良,同时,还容易发生沤根或被致病菌侵染的情况。
应对措施:在农膜流滴性好的情况下,其上的露水会流至前脸处并滴下,若能将这些滴落的水顺走或者将其与前脸蔬菜隔开,都能起到降低湿度的作用。近日,笔者在采访时发现,有的菜农在前脸的立柱上固定一道钢丝,钢丝位置高于前脸地面15—20厘米,然后在其上铺设一层薄膜,形成水渠,并保持中间高两端低的状态,这些水滴滴落至水渠内即可顺势流走。同样道理,水渠的材料也可以是半圆形的塑料管等。加固或密封前脸土墙。利用水泥板、薄膜、无纺布等材料将前脸的土墙包裹起来并加以固定,使得前脸处的水渗透不到棚内土壤中,也能起到降低湿
度的作用。
再 是温度低。前脸处与外界仅隔一层薄膜,此处温度变化快、夜间温度低,这是低温季节该处蔬菜长势弱的主要原因之一。当遇到寒潮突袭时,前脸处蔬菜更容易出现冷害或冻害的情况。
应对措施:做好额外的保温措施。一是前脸内侧悬挂一层薄膜,一般来说可晚上挂白天收起,避免影响光照强度。二是外侧保温被内额外覆盖一层无纺布或旧保温被等。同样外侧地面上也可适当进行覆盖,起到加固、防渗水和保温的作用。三是在蔬菜未吊起前,也可设置东西向的小拱并覆膜。此外,若是种植喜高温蔬菜,也可设置“棚中棚”,保温效果更好。
最后是疏于管理。该处的蔬菜长势弱,容易感染病害,但菜农在管理中若不能及时顾及到,情况自然会变得更加糟糕。
应对措施:对此,从定植起,菜农便可进行有效干预,一是定植时,选择健壮苗定植在前脸处,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早培育好壮苗。二是在日常管理中,浇水、施肥时,对于水渠设置在北侧风口下的棚室,一定要确保水肥能到达前脸处。三是偏施药肥,可适时、额外对这些植株喷施功能型产品,起到抗逆的作用。当进入某种病害的高发期前,可优先喷施该处的植株,及早进行防治。 (刘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