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苹果 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是实施品牌战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多地把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作为开拓农产品市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有效加快了品牌建设,涌现出一批典型。本期品牌农业专题就品牌主体在核心竞争力提升方面的典型做法和成效,择取4个“2022年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为大家进行介绍。
洛川苹果:
技术支撑品质 实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秋分时节过后,记者走进陕西省洛川县苹果第一村阿寺村,只见果农们忙着招呼采摘的游客。今年,他们还迎来了国外游客。
俄罗斯留学生安琳娜说:“我们俄罗斯也有种苹果的,但是苹果没有这么红,都是绿色、黄色的那种。我觉得洛川苹果真好吃,特别甜。”
洛川苹果的好品质源自两个方面,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第二就是精细化管理。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果农李银海种了近30年的苹果,为了顺应市场发展,3年前他把10亩果园全部改造成密植矮化园,现在,每颗苹果的售价都在十块钱左右。
李银海说:“咱这苹果现在用上了免套袋技术,密植矮化效益高。咱在网上发出去,一天能发三十箱、五十箱不等。”
洛川县作为延安市苹果主产区,目前正处在转型发展、结构调整和现代果业建设的关键期。
该县在做好苹果产业后整理的同时,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通过“企业+果农”的托管模式,实现苹果规模化种植、品牌化营销,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陕西壹玖肆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育珍说:“我们做农业规模化生产,就是把农民的土地全部流转过来,改变以前传统的生产模式,利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及物联网能给农业插上翅膀的这个理念。”
洛川县委书记王明智:“品牌是要靠品
质来支撑,品质要靠标准化生产来支撑,标准化生产要靠规模化经营。在十四五期间,洛川苹果要走高质量发展路子,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洛川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洛川苹果在全国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让广大果农在后整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增收致富。”
锡林郭勒羊:
严控品质、深挖价值 打造草原“领头羊”
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拥有19.2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原。2020年11月17日,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经过近3年的扎实推进和打造,锡林郭勒羊区域公用品牌运营基础日趋稳固,运营水平日渐提升,品牌影响日益凸显,得到业内人士和相关领域专家以及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和青睐,成为草原“领头羊”。
在科技的引领下,锡林郭勒盟严控品质、深挖价值,制定了科学的养殖加工综合标准,率先开发建设了锡林郭勒羊肉全产业链追溯平台。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基因检测等科学技术,可以实现对锡林郭勒羊的全过程监管。锡林郭勒羊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国肉类食品行业最具价值影响力品牌、自治区第一批“蒙字标”产品等殊荣。
2022年,锡林郭勒盟以品牌传播为推动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重要抓手,优化升级传播战略,丰富拓展传播路径,构建“天罗地网”的传播格局,通过电视媒体、重要交通枢纽、城市重点部位以及头部新媒体等平台,让品牌深度渗透、声量持续扩大,全面提升锡林郭勒区域公用品牌乃至锡林郭勒盟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五常大米:
实施大米产业提升工程 品牌价值超700亿元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常市始终将多打粮、打好粮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行动,率先在全省建成农业物联网服务中心,加快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提高秸秆还田率、建设高标准农田、增施有机肥……采取多种措施保护黑土地。
同时,该市充分发挥“五常大米”品牌优势,深入实施“五常大米”产业提升工程。2022年,“五常大米”品牌价值达710.28亿元,连续7年蝉联地标产品大米类全国第一。五常市仅大米一项实现收入110亿元,稻米产业经济效益全国第一。240余万亩稻田年产大米70万吨,中国饭碗里装入了更多的“五常大米”。五常市深入实施大米产业提升工程,从“品种、品质、品位、品相、品牌”五方面发力,全面提升和保护“五常大
米”品牌价值,不断擦亮这块冰城的金字招牌。加强对种子的提纯复壮,加快新品种研发进度,从源头保证“五常大米”的口感。
五常市参照国际好大米标准,对稻米从良种繁育、浸种催芽、育苗插秧、收割仓储到加工销售的27个流程99道工序,建立了“五常大米”产业标准体系;推行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的“三不用”行动;建立了“五常大米”溯源防伪系统,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视化追溯。
安吉白茶:
大数据支撑大产业一片叶富裕一方人
近年来,为了加强安吉白茶原产地保护,提升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浙江省安吉县积极布局茶产业大脑建设,搭建“产业大脑+未来农场”发展模式,以数字化赋能安吉白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安吉县盈元农场,各类物联网硬件设备伫立在茶山之上,实时采集茶园数据,通过超级码科技股份为其搭建的“盈元农场-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中心实现可视化展示,将茶叶种植、加工、交易全产业链纳入数字化精细管理之下,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有效促进了茶园生产提质增效。
据悉,早在2021年,安吉县正式上线运行安吉白茶浙农码,为安吉白茶建立数字身份,实现“从茶园到茶杯”全流程信息互联互通,管理可控。通过“浙农码”赋码安吉白茶,以数字孪生方式赋予安吉白茶全产业链涉及的人、物、组织唯一数字身份,例如成品茶、茶农、茶园、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主体、农资经营主体等,以“一村一码、一户一码、一企一码、一物一码”完成了全产业链数字化,解决了品牌数字化保护问题。
特别是在茶叶消费端,为了保护原产地安吉白茶品牌价值,该县还为全省白茶提供了防伪标贴管理办法,茶农、茶企需要通过防伪标贴申请,为自家茶叶赋码,实现从茶园到茶杯全流程监管,保证消费者喝到的每一叶茶都是正宗的安吉白茶。 (未完待续)(据《延安日报》《内蒙古日报》《哈尔滨日报》《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