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刘三姐故乡建起“智慧蚕房”
文章字数:541
  11月的北方已经迎来了雨雪,而南方却还是初寒乍暖,广西的成片桑园仍然冒着翠绿。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也是“中国蚕桑之乡”。宜州区桑园39万亩,占广西桑园总面积的13.07%,鲜茧年产量8.18万吨,两项数据连续17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种桑养蚕是比较传统的产业,但走进宜州区,智能化、自动化养蚕场景随处可见。近几年,“智慧蚕房”助力传统养蚕模式转型升级,数智融合之路在宜州越走越敞亮。
  “机械化养蚕提高了劳动效率,还降低劳动强度。我们工人数量减少了,劳动强度也明显降低了。”在宜州叒木天虫蚕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自动化养蚕生产线现场,公司总经理安慧向记者介绍。
  目前,桑蚕产业基地已接入广西蚕桑产业数据平台,并通过农户家里的传感器,实时监控蚕室的温度、湿度等参数。技术人员通过控制系统就能对农户家里的蚕室进行温度调剂,精准控制室内温度,调动智能监管、智慧预警等全套“智慧蚕房”体系。
  “智慧蚕房”里,幼蚕的生活很惬意。它们吃的是由桑叶、豆粉、玉米粉特制的“营养配餐”,住的是有温度传感器、加湿器和空调等设施的“高级套间”,还有“机器保姆”负责喂养。
  在物联网、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持下,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有了更多“科技范儿”,“智慧蚕房”正在宜州遍地开花。
  (据《新华每日电讯》)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2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