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小柴胡让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梦
全媒体记者 周俊鹏
文章字数:1877
    硖石镇六川店村村民杨红科在自家院子修剪柴胡。

  10月11日,天高云淡,风和日丽。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硖石镇六川店村村民杨红科坐在院子里用剪刀剪晾晒的柴胡须根,见记者来他家采访有些拘谨,他一边干活一边回答记者的问话,似乎这样可以让他消除紧张情绪。他说:“以前,全靠种麦,这儿的山地薄,又没条件浇灌,靠天吃饭,全家人的生活都成问题,是拆东墙补西墙;现如今,我家种了近11亩柴胡,去年光柴胡收入六万多元。”一旁的硖石镇柴胡联合社理事长张银学告诉记者,杨红科家是2019年的脱贫户。他今年54岁,祖孙四代六口人,上有老母亲,他和妻子,儿子儿媳和孙子,是2016年确定的建档贫困户,住着窑洞,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不得不负债,自从种了柴胡后,情况大有改现,2019年,柴胡收入达到4万元,加上儿子两口的收入,在院子盖起了新房,一举实现了脱贫目标。
  记者在杨红科家隔壁的杨光明家看到,除了院里晾晒的柴胡,靠房檐栽立着好多袋收拾好的柴胡等待收购。说起柴胡的收成,56岁的杨光明脸上绽放着笑容,他显得有些兴奋地说:“我老婆和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我一个人种植作务七亩柴胡,现在卖了不到一半,收入了一万零五百元,比种其他农作物强多了。”据了解,柴胡种植每两年采收一次,每两年,他家的收入就会多3万余元。如今,杨光明给儿子、儿媳在宝鸡市区买了房,儿子还买了小汽车,他家的日子可谓芝麻开花节节
  高。
  柴胡产业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六川店村445户,近300户在种柴胡。这里的农民由于心里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脚下种植柴胡的路就走得矫健而坚定。
  硖石镇地处西部山区,面积151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5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4万人(农业人口1.96万人),耕地6.8万亩,林地6.4万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乡镇,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关专家调查考证,硖石地区种植的北柴胡,药性温和,有效成分高于国家标准2倍以上。金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谦风学说:“硖石镇是典型的农林业大镇,农林业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里曾是金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金台区委、区政府从实际出发,引导硖石镇发展柴胡产业,各个帮扶单位为贫困村、贫困户赠送柴胡种子,鼓励他们种植柴胡,2020年,贫困户因种柴胡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都摘帽。硖石镇党委书记侯宏昌说,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后,发展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是今后镇党委、政府的一个重要课题。
  2020年以来,硖石镇党委、政府积极探寻让群众“共同致富”的发展路子,镇上领导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与群众进行广泛交流,寻专家、探市场,总结近年来全镇产业发展经验,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着眼长远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决定举全镇之力发展柴胡产业,打造柴胡全产业链。
  记者来到镇政府对面的宝鸡市金台区忆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下简 称 联 合社) ,办公区的院子里堆放着成袋成袋的柴胡。侯宏昌告诉记者,自从这个联合社成立以来,镇上也成立了柴胡办公室,镇上的柴胡办公室就设在联合社的办公区。他介绍说:“这个联合社是2020年成立的,吸纳全镇14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为股东,全镇全体村民为股民。联合社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服务群众、实现群众利益最大化为宗旨,促进群众增收。”
  联合社理事长张银学指着院子里堆放的柴胡说:“联合社今年以市场价每斤30多元的价格从群众手里收购柴胡,卖给南方的药企,解决群众卖柴胡难的问题。”
  联合社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协商,与其达成合作意向。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联合社成立了技术服务室,在五七村、司家窑村分别建立起柴胡种植试验基地,对柴胡种植品种、栽种方式、病虫害预防等生长全过程形成规范,解决了种植技术瓶颈,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在董家村建立了柴胡专用农机基地,购买柴胡专用农机设备,建起了中药材仓储库房。
  联合社工作人员各负其责,技术指导、市场营销、农机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各司其职,在不违反国家土地、林地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在适宜柴胡种植区域,大力支持农户充分利用承包地,尤其是
  山地、洼地、荒地种植柴胡,前年到今年,硖石镇柴胡种植渐成气候,从零星种植发展成整山连片之势,全镇柴胡种植面积达3万亩。
  对于大力发展柴胡产业从而使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使村集体经济的盘子大起来、使硖石这个山区乡村兴起来,侯宏昌胸有成竹、信心百倍。他告诉记者,硖石镇要以联合社为实施主体,将实施“硖石镇中药材初加工项目”,柴胡良种培育试验田及实验室正在建设中。这样一来,可不断提升柴胡种植技术,逐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使群众既能在柴胡种植上有收益,也能在柴胡产业链上实现一定的务工收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2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