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为加快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根据《陕西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陕西省编制了《陕西省“十四五”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陕西省将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依托产粮大县和旱作农业高产县,围绕关中小麦玉米优势区、陕北渭北旱作玉米、马铃薯、大豆、小杂粮优势区和陕南稻油优势区等重点生产区域,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装备水平。
在产业布局方面,陕西省将突出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大豆等5大粮食作物,以关中灌区、渭北旱原区、陕南平坝地区、陕北和陕南浅山丘陵区为重点,集中打造区域集中、产业聚集、产能稳定的四大粮食生产功能区,确保基本面积,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在关中灌区和渭北旱原区,建立1100万亩优质小麦产业带,扩大青贮、鲜食甜糯玉米面积;在陕南平坝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150万亩二级以上优质稻米产业带;在陕北和陕南浅山丘陵区,实施小杂粮非优生区换种马铃薯,因地制宜“压杂扩薯”,建立500万亩专用马铃薯产业带,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马铃薯生产,做强做大产业基础,促进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落地。在陕南浅山丘陵区、陕北风沙草滩区、陕北川道和渭北台原区,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模式为重点,建立300万亩大豆产业带,统筹资源,稳粮增豆。在陕北旱坡地,建立300万亩优质特色小杂粮产业带,优化粮食供给结构。 (据《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