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代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临渭区:以精准精细精心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全媒体记者 冯玉龙
文章字数:1803

  自2004年来,党中央已连续十九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三农”问题成为“重中之重”。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依托自身区位优势,科学规划现有资源,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速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千方百计充盈农民的钱袋子,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走出具有临渭特色的新路子。
  精准施策 多措并举抓推进
  临渭区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三大提升”行动,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加大园区建设。以园区产业化经营为主攻方向,建成现代农业园区65个,大力发展葡萄、核桃、猕猴桃等主导产业,依托加工企业,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工厂化加工,三大主导产业规模效益实现全面提升,其中葡萄生产年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健全产业链条。紧盯产业链上下游缺失环节,鼓励引导企业创新经营模式,积极搭建产品“前中后”期服务平台,补齐短板弱项。截至目前,新上线休闲农业投融资、农村电商等平台2个,建成农产品物流交易场所19个,产品冷藏库130座,“产销存”链条基本形成。
  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学研融合,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综合信息服务、信息监测预警“三大体系”,推广葡萄避雨栽培、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秸秆资源化加工利用等先进技术,应用生物信息、农业遥感、智慧气象、农业大数据等智能服务,农村农业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
  临渭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实现了大跨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45%,各类农民合作社662个,全部纳入农业部开发的家庭农场名录系统。有家庭农场330个,现代农业园区65个,农业龙头企业19家,对150名培育高素质农民进行了集中培训,助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精细落实 多元发展产业兴
  近年来,临渭区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富民强区的根本之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统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质效双升,获评“中国十佳现代农业示范城市”。“临渭葡萄”“临渭猕猴桃”携手成为“十四运”特许商品,全区现有葡萄26万亩,早中晚熟品种200多个,是全国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中国葡萄之乡”,品牌价值预估超过20亿元。“临渭核桃”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贤酒庄”首登世界赛台,斩获第12届亚洲葡萄酒大赛“一金两银”。规模化养殖日趋壮大,“南石羊、北希望”竞相发展。
  在渔业生产方面,临渭区2022年上半年完成水产品生产160吨。主要品种有鲤鱼、鲫鱼、草鱼、冷水鱼等品种,其中特色水产品产量达到40吨。在畜牧业生产方面,全区生猪存栏量21.4万头,出栏量12.85万头;牛存栏量1.17万头,出栏量0.26万头;羊存栏量6.07万只,出栏量1.08万只;家禽存栏量164万羽,出栏量73.5万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35万吨、1.01万吨和0.89万吨。大型规模养殖场60家,规模养殖场209家。
  临渭区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不断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加强收种机械化。2022年,全区春播玉米5.06万亩,春播大豆0.016万亩,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春播示范0.0353万亩;收获小麦面积62.5万亩,夏播玉米40万亩。
  精心谋划 因地制宜助增收
  为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益,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本设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临渭区积极开展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区级验收工作,并通过市级验收,确认提质改造耕地面积3.97万亩,于5月23日在陕西省农业农业厅等相关部门见证下进行了首次交易,进一步为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2年度新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面积7.0万亩,涉及蔺店镇、故市镇共计26个行政村。工程建设内容包括灌溉与排水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地力提升工程、农业科技配套与应用工程。
  近年来,临渭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镇推进,官邸镇、官路镇、官道镇现已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
  数年来,临渭区不断探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试行村集体经济入股、入社、联营等方式,鼓励发展农村电商、个体民宿、家庭农场;布局建设农村商业体系,推动农村消费扩容提质,深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