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牵头的“薯类鲜湿粉条加工关键新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成果通过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针对我国薯类鲜湿粉条加工产业存在的易断条、不耐煮、明矾超标等问题,该所开展了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加工新技术、关键核心部件创制以及掺杂粉条精准鉴别技术研究与开发。
该成果创新性提出将多糖与蛋白作为结构因子替代明矾的策略,设计了高品质抗拉伸耐煮制薯类鲜湿粉条配方以及营养鲜湿粉条配方,甘薯和马铃薯粉条的拉伸强度分别提高至明矾粉条的2.02倍和1.76倍,煮断时间分别提高至1.73倍和2.71倍。创新设计了打芡和面、自动铺浆成型装置等关键零部件,创制了铺浆切割式鲜湿粉条加工装置,实现了薯类鲜湿粉条的自动化生产,薯类鲜湿粉条的成品率提高了18.75%,达95%以上,生产效率提高了7倍。此外,创建了银染电泳法精准鉴别薯类鲜湿粉条掺杂外源淀粉新技术,外源淀粉的检出限达3%。
目前,成果核心技术已在国内6家薯类龙头加工企业中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