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粪经过发酵后,通过滴灌管道施用到无土栽培的蔬菜上。 菜博会10号馆内的鱼菜共生系统。 在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菜博会”)的10号馆内,有一个鱼菜共生系统,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结合起来,实现了蔬菜与水产的共同收获。在这一系统中,鱼池中的水经过过滤后可以直接提供给蔬菜,成为了蔬菜生长的营养液,而被蔬菜吸收后脱肥的营养液又再度流回鱼池,从而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用土和肥”的鱼菜协调共生目的,实现良性循环。菜博会展示的鱼菜共生这一绿色循环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如何?
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毕家村,多年来以大棚种植为主。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从实际出发,瞄准蔬菜产业转型发展,勇于探索,不仅成功地将鱼菜共生模式应用于农业生产,还为毕家村打造出了一个特色产业。
近日,在毕家村的鱼菜共生大棚里,村党支部书记董永强介绍了大棚内的各种设施。他说:“这个棚的面积大约有2亩,其中一半是种植区,一半是养殖区。种植区种着水培蔬菜,无需土壤,养殖区养着各种食用鱼类。”在养殖区,竖立着5个大罐,每个罐高1.5米左右。据了解,一个罐可以装40余吨水,里面养殖着一些常见的食用鱼。一年仅鱼就可以出产近万斤,市场售价有时高达40元/斤。“在鱼菜共生大棚里,蔬菜种植用的是立体栽培模式。养鱼池里的水经过系统过滤后,直接送到植物根系。这些水里有很多天然养分,蔬菜根系可以吸收这些养分。这部分水流经植物根系,在种植区里循环一圈后,再次回到养鱼罐。既节约了用水,也同时满足了鱼和菜的需求。”董永强说。
养鱼罐里的清水用来种植水培蔬菜,鱼粪也有用处。在鱼菜共生大棚的地下,放着多个发酵罐,专门用来发酵鱼粪,作为蔬菜种植的有机肥。虽说叫做鱼粪,但其中也有养殖池里的各种沉积物。在鱼菜共生大棚旁边的无土栽培大棚中就使用了这种发酵后的鱼粪。
董永强介绍,近年来,毕家村党支部为盘活村内土地资源,引进了鱼菜共生项目,规划建设107亩示范园区。前期已经建成1个鱼菜共生大棚,1个无土栽培大棚,初步探索了鱼菜共生循环种养技术。近期新建的1个鱼菜共生大棚和11个蔬菜无土栽培大棚,即将启用。毕家村种植大棚已20多年,不少大棚面临重茬和土传病害的问题。采用无土栽培后,既可以解决蔬菜重茬问题,也减轻了病害的发生。这种无土栽培方式,需要在地面下挖约半米深的种植槽,铺上定植的泡沫箱作为隔离层,再用草炭土、珍珠岩等作为栽培基质。蔬菜所需的养分,一部分从基质中获取,另一部分则来自发酵的鱼粪,整个生长过程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
稻田镇是寿光市最大的蔬菜产区和国内最大的甜瓜生产销售集散地,今年以来,当地大力发展鱼菜共生、稻虾共生、数字化零碳农业等产业新模式,加速从特色农业大镇向生态农业强镇转型。
(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