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大沟头村四川天兆猪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兆猪业)核心育种场内,一头头种猪在优哉游哉地吃饲料。据了解,目前这里的种猪和仔猪总存栏量达3000头。
“大沟头育种场一线饲养员仅20名,在数字农业和智慧化养猪设备加持下,育种场3000头种猪、仔猪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否则需要的人手至少要增加一倍以上。”育种场生产部经理张尚卫说。
养猪环境好吗?
听大数据怎么说
据了解,这里采用的是天兆猪业“余氏5.0版”楼房养猪模式,每头猪“住楼房”“吹空调”“带耳钉”,既省地,又便于精准管控,生猪处于最舒适的生长环境。
临近中午,几名饲养员出现在3楼生猪产房,这是育种场的例行巡检,看到猪只的生长状态良好,饲养员们点开手机进行了几番操作,很快就退了出去。
怎么确保喂养的饲料、营造的室内环境是最受这些猪儿欢迎的,莫非凭养殖人员的主观判断?“我们凭的是大数据分析。”育种场工作人员袁章介绍说。
只见他点开了猪场的“天兆云智能管理养猪管理系统”,育种场的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生产管理均实现了“数字化”,换言之,通过前端设备数据获取,每只猪每天的生长环境、采食量、数量变化情况等自动生成一组组数据,并汇总形成养殖管理、精准饲喂、疾病监测、育种管理等数据库,再通过与天兆猪业每年15至20万繁殖、系谱数据,10年17万生长性能数据比对,实现数字分析、数字决策、数字说话,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大数据依据。
智能化养猪成功秘诀看过来
在物联网、设施畜牧业、智慧畜牧等信息化新技术基础上,天兆猪业成功搭建了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起智能管理数字化养猪模式,那么,这一模式有哪些成功秘诀?
首先是配备了完备的前端采集设备。每只猪刚一出生,便戴上了电子耳标,还有自己的名字,身份信息录入生猪繁殖育种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了独立的身份档案,随后的整个选育过程都会“记录在案”。
其次,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是制胜的另一个“法宝”。天兆猪业将数据应用在自动精准环境控制系统、数字化精准饲喂管理系统、畜禽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繁殖育种数字化管理系统、养殖管理系统上,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制定个性化的育种方案。
“通过大数据比对,我们甚至能够准确知道一头种猪吃了多少,吃的什么,产仔如何,当天吃得过多还是过少。”张尚卫介绍,“同时也能够科学研判哪些杂交组合的猪更有养殖‘前途’,降低选育成本。”
据了解,天兆猪业不仅构建起智能管理数字化养猪模式,而且在负一楼设立环保处理中心,采用干清粪工艺,使粪污、废水日清日结,粪污、废水通过发酵床、立页增氧、厌氧好氧发酵等工艺最终达到零排放。
(据《四川农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