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北京朝来农艺园,浓郁的西红柿秧味儿溢满在整个温室中。
“这一棚种植的全是番茄吗?”
“您好!欢迎来到朝来农艺园连栋温室,目前这个区域种植的是番茄,年后还会有西甜瓜、黄瓜
……”还未等随行的王建高开口,眼前的智能语音接待机器人已然开始了讲解。眼下是正在作业轨道上喷洒农药的作业机器人,这会让你恍惚仿若进了科研实验室,而不是温室大棚。一旁的中央控制器上,清晰地显示着该棚内的现状,生产区的情况,几点几分补光、何时增温、开启内保温、通风等等。
“这是设备终端,以备工人日常巡查使用,上面明确地记录了运行日志,生产情况和农事情况。”技术人员介绍道。“环境控制进行温室光、温度、水分、湿度、肥料的智能控制,一方面降低病虫害发病率,提高设施蔬菜的品质和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实现7×24小时的智能管控,确保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监管。”
据了解,这个连栋温室,从智能育苗器、到物联网传感器、再到水肥灌溉系统、病虫害防治、以及区块链追溯、采收分拣包装等等,全环节使用了国产化的智能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物联网、云计算、数据处理、AI控制等技术的落地集成应用。因而成为北京市首个全国产化连栋温室智能装备集成应用示范点。“不但解决了国内高效设施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国外的卡脖子问题,而且实现了本土化、个性化的开发和管理,使得系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更优化。另外,国内智能装备的成本很低,相较国外低了50%,后续的运维管理更是有保障。”技术人员自豪地说。
此外,朝来农艺园在引进各类高新信息技术的同时,还引入了椰糠基质栽培、水培等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改变了以前信息技术单一示范的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高效农艺技术的融合应用示范,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聚变效应,切实提升了设施农业园区生产管理水平。
(张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