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享全文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发布。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耕地建设保护、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等热点话题,2月23日,中央农办、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做了全面解读。
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举措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耕地建设保护方面着墨较多,出台一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中央农办专职副主任吴宏耀表示,归纳起来就是“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挖潜力”:
——保数量,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
——提质量。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抓黑土地保护、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的全程监管。
——管用途。对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要严格限制,严厉查处违规违法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的行为。
——挖潜力。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对于一些具备开发条件的空闲地、废弃地,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发展设施农业。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说,2021年面对疫情灾情考验,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刘焕鑫表示,下一步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重点在四方面下功夫: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强化重点区域帮扶,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实。
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总结各地做法的基础上,对乡村建设的实施机制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刘焕鑫说,要坚持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
“推进乡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认识乡村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刘焕鑫强调,不能盲目拆旧村、建新村,不能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要严格规范村庄撤并。(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