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骁 全媒体记者 康军
今年以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法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导向,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致力把茶园美、生态美转化为产业强、经济强,倾力打造“产业旺、生态美、乡风淳、百姓富”的茶叶小镇,着力实现文化、生态、富民共融共生。
巩固与振兴并行,真情实意暖民心
扛牢党委主体责任,班子成员分片包抓、下沉督导,讲政策、点问题、定措施、补短板。采取风险摸排网格化、监测预警信息化、台账数据精准化、帮扶走访常态化“四化管理”,做到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围绕各阶段重点工作,不厌其烦走村入户,重点掌握450户老人户、587户低收入家庭户和130户分散供养五保户动态情况,及时解决问题,真情实意服务群众。集结四支队伍、网格员等各方力量,定期排查监测,不厌其烦宣讲政策、健全清单台账、分类采取措施,落实精准帮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紧盯“三类人群”,坚持专人跟踪监测、每月研判评价、精准分类施策。第一书记牵头,每日学习政策知识,梳理工作欠账,研判村户情况,会商解决问题,做到日结日清。
规模与效益共举,持之不懈兴产业
科学制定乡村振兴示范镇实施方案,确定信息枢纽中心以及沿河观光带、茶园观光带、特色水果种植区、稻渔综合种养区、食用菌种植区、中药材种植区和各村点状发展,形成“一核两带四区多点”产业发展格局。全力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依托云山、汉祥等4家龙头企业,将茶叶种植面积扩大到4万亩,形成良种繁育、茶园建设、质量品牌、市场营销一体化产业链。突出抓好烤烟、稻渔综合种养、特色水果种植等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3个,累计发展烤烟700亩、稻渔综合种养600亩、猕猴桃1100亩、中药材4.6万亩、食用菌200万袋、雷竹1500亩。依托秀美山水、左明故里生态文化优势,计划建成20公里乡村旅游环线,打造农家休闲体验带、茶山溶洞戏水观光带、茶韵文化体验带,形成“一路三带”旅游产业链。用足用活“两山银行”平台,整合资源要素,加快推进狮子崖水库、硫磺沟温泉、左明红色研学基地等9个项目前期工作,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
颜值与气质同在全面呵护显风采
采取“党支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全镇14个村中4个村集体经济积累超过20万元。坚持选优配强班子,全镇村“两委”班子换届后平均年龄42.5岁,致富能手、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四类人员”占比67.08%。开设“茶乡讲堂”,定期举办就业技能培训班,邀请市、区专家开展农业技术等方面示范教学,着力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村级优秀人才回引计划,今年以来共有10余名本土农民返乡创办实业。实施产业带头人培养、党员能人领办产业“双育工程”,建成党员创业示范基地5个,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41名。出台《法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加大“五堆十乱”整治力度,加快建成污水处理厂,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充分利用“党员志愿云呼叫”、志愿者及乡风文明护卫队等引导群众共建共享共治,坚决守好绿水青山。依托革命烈士左明等红色元素,打造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度挖掘法慈院、汉调二簧文化根脉,举行“弘扬正能量·最美茶乡人”系列人物表彰活动,累计表彰脱贫明星41人、新乡贤9人、道德模范138人。用好文化大院、乡村大舞台、“一约五会”等平台,讲好法镇乡土故事,引领文明风尚,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