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三农新闻
第03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第04版:种植天地
第05版:设施农业
第06版:果农课堂
第07版:科技大求真
第08版: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延安嘉盛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吃草莓会得出血热?专家辟谣:两者无关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吃草莓会得出血热?专家辟谣:两者无关
文章字数:1595
近日,出血热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引发关注。流言从“老鼠遍地吃草莓导致出血热”到“吃草莓导致出血热”,一度让草莓躺枪。那么什么是出血热?出血热如何传播?吃草莓会得出血热吗?针对大家近期关注的出血热疾病,本报整理相关信息,一一为您解答。
什么是出血热?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党双锁介绍,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经鼠传播、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每8至10年左右有一个发病高峰,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10月至次年1月出现的高峰,称为秋冬峰;4月至6月(或5月至7月)出现的小高峰,称为春峰。
据了解,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汉坦病毒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感染人,也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鼠咬及密切接触、螨媒传播、垂直传播途径感染人。多数地区每年有程度不同的发病或流行,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民,约占总病例的80%。
得了出血热有哪些症状?
感染流行性出血热后,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毛细血管损伤症状及肾脏损害等。
北京市疾控中心传地所副主任技师孙玉兰介绍,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头痛、腰痛及眼眶痛,一般将头痛、腰痛及眼眶痛称之为“三痛”;毛细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和渗出水肿征。皮肤充血常见于颜面、颈部及上胸部皮肤充血潮红,即“三红”。
不过,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仅有发热等轻微症状,易与感冒混淆。
目前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特异效药物,多为支持性治疗。
西安为什么会发生出血热?
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显著下降,但少数地方仍存在周期性波动。专家介绍,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因素综合作用,黑线姬鼠在陕西关中地区较为常见,野外黑线姬鼠携带汉坦病毒率较高。
为此,西安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提醒公众,出血热在发病早期与流行性感冒非常类似,因误诊误治、自行服药常常导致病情拖延而加重。冬季警惕出血热传播,如果出现感冒、发烧一定警惕出血热要立即去正规医院进行救治,以免延误治疗。做到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吃草莓和出血热无关
近日,有关专家以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农业农村局表示,吃草莓和出血热二者并没有关系。同时,长安区农业部门已经开展了草莓专项风险监测,未发现农残超标现象。
西安交大一附院传染科副主任叶峰认为,出血热跟吃草莓没有关系,出血热的传染源为老鼠。“出血热的传播途径可能是老鼠的排泄物,比如大小便等,当这些污染物污染到了一些物品,且物品没有经过清洗便被人接触,就有可能被感染。”叶峰说。
叶峰表示:“出血热的预防首先就是不去接触老鼠,其次在打扫卫生时戴上口罩、勤洗手等,这些日常措施就可以避免。”
据了解,草莓上市后,长安区农检中心已对全区草莓生产户进行了不定期巡查,杜绝禁限用农药使用。也对草莓进行了抽样检测,防止农药残留超标。
同时,农业部门对引镇、五台等14个街办的22家合作社、15家种植户,开展了草莓专项风险监测工作,未发现农残超标现象。
掌握预防方法出血热没啥可怕
灭鼠防鼠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以啮齿类动物传播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灭鼠防鼠是防治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成功经验与主要措施。
清洁环境 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居室干燥和通风、床下不放杂物和食品;及时清除积存垃圾;灭螨、防螨。不要给老鼠提供滋生空间,杂物间定期清理;清洁过程中注意戴好口罩手套,做好消毒。
谨防病从口入 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和食物保藏等工作;粮食、食品等应储存在严密无缝的容器内,并加盖以防鼠污染,切勿暴露存放;不吃被鼠啃咬过的蔬菜、水果等食品。
野外注意防护 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地或草堆,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破伤或螨类叮咬。
接种出血热疫苗 我国研制有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是预防出血热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本报综合自《北京青年报》、新华社、西部网等)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