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阅享全文 一颗种业“高端定制”的“种子”已经埋下,也许明年,基因组学精准育种的产业化应用就会在田间开花结实。
近日,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在济南正式启用。专家认为,此举意味着我国生物育种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按下“加速键”,从而补齐我国基因编辑生物育种技术“基础研发水平强,但产业化弱”的短板。
“基因组学育种主要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进化、定位和编辑等,是通过对作物基因进行表型特征、定量分析及不同基因组比较研究,设计‘定制’作物品种,提高育种效率的一项颠覆性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冯佰利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目前,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表型组学等多组学联合技术开展分子设计育种,已经在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10月中旬,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喜团队培育的两个大豆新品系——TZX-1736、TZX-805,在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含盐量高达0.5%的重度盐碱地实收测产,创下了亩产520多斤的纪录(远超2020年我国大豆平均亩产264.8斤)。
5月份,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丰生物)与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在《植物学报》在线发表论文,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玉米基因组中存在的两个水稻香味调控基因BADH2的同源基因,创制了世界首例香味玉米。
“作为生物育种技术的新锐,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基因编辑技术被誉为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成为科技大国竞争激烈的战略制高点。”在平台启用仪式上,济南植物基因编辑产业化项目首席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朱健康说,“基因编辑产业即将在全球范围内迎来发展机遇期,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