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勤介绍葡萄健康栽培理念 全媒体记者 闫瑜涛 燕军锋
张宗勤一致很忙。“不是有句玩笑话这样说: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卖炭的,一问才知是西北农学院的!西农教授衣着朴素,皮肤晒得黑不溜秋,鞋上沾满泥土,特别是我们常年工作在农业农村基层一线,一年近三百天都待在站上的大都这样。”日前,记者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见到张宗勤时,他笑着说起了他们业内流传的“段子”。张宗勤皮肤黝黑,长着厚茧的手上,还磨出了水泡。当他忙碌在葡萄园时,人们也许很难将他与博士、大学教授这样的身份联系到一起。然而,对于葡萄种植界来说,张宗勤却是响当当的“大人物”。
张宗勤是陕西凤翔人。1985年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他留在西北植物研究所工作,1999年合并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2002年开始专注于研究与推广葡萄种植技术。2018年,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驻站工作。
在葡萄种植的全时段,特别是葡萄生长中的关键时期、紧急时刻,果农们往往会第一时间想到或直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找张宗勤,他是果农心中的“定海神针”。他以“西秦农人”为网名,活跃在各种葡萄类新媒体,他是陕西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陕西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副研究员,博士,他还是葡萄种植界的“网红”,更被果农称为“及时雨”“贴心人”。
传经布“道”,论文写在大地上
合阳县有着“红提葡萄之乡”的美誉,但以前由于果农技术不精,盲目生产,品种单一,重产量不重品质,所以商品率不到30%,果农效益低下。
果农们的焦虑,张宗勤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他开始重新规划当地的葡萄生产。
“ 近 年来,我们倡导一个理念,推广十项技术,总结了六种模式,通过三品四化七转变二十四字抓手让技术落地。”据张宗勤介绍,在合阳县坊镇坊西村、路井镇新民社区,他推行冷棚葡萄栽培,示范农药化肥双减技术;在乾落社区推行避雨栽培技术;在新池镇添缘现代农业园区、富源合作社,主推优质高档葡萄新品种的精品化、有机生产技术,辐射带动了其他地区葡萄产业发展。
“我和张宗勤老师认识已经近10年了,他多次来我们村,培训会上讲课、田间地头指导,我们生产上有问题就给他打电话,无论早晚,他都耐心讲解,是我们果农的贴心人。”据合阳县坊镇从事葡萄种植二十多年的冯贵生介绍,现场教学培训课结束后,张宗勤老师还给了果农们自己的微信号,方便他们咨询葡萄种植上遇到的问题。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农作物的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大,突变的天气便会影响收成,农民很多时候都是“看天吃饭”。而像张宗勤这样的专家教授助力团成员,便是帮助农民从“看天吃饭”转向“知天而作”。
提到这几年的天气状况,张宗勤如数家珍般说到:“这几年,年年的天气状况都不一样。今年2月24日的大雪,这边不少棚被压塌了。9月22日,合阳多地突遭冰雹袭击,这里的葡萄叶子和果子被打光了。陕西秋季的雨比较多,几乎每年都会有秋淋。冬季的冻害、春季的干旱、倒春寒,不仅会影响葡萄生长,还会引发蚜虫等病虫害问题……”
张宗勤每天都会记录天气情况,以便及时给群众提供预警,减轻乃至避免果农遭受经济损失。根据果农最头疼的葡萄病虫害防治问题,张宗勤今年又编写了《葡萄病虫害防治历》,按照季节、葡萄生长的物候期,提供分阶段解决方案,免费发放,便于果农查阅使用。
让葡萄有自然的味道
在扶贫工作中,张宗勤并没忘记自己是一名科研工作者。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他以大地为实验室,以试验示范站为办公室,与同事一道成功试酿“阳光玫瑰”、“户太八号”葡萄酒,引进栽培“阳光玫瑰”、“甜蜜蓝宝石”等葡萄新品种,提出“24字抓手”的种植思路,推广“轻简化”种植技术,还制定技术标准,引领葡萄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自1994年开始,张宗勤便开始在中国杨凌农高会上做主题讲座,还参与百名专家咨询活动和科技三下乡等活动;2008年,他又开始在电视媒体做技术讲座;2016年,张宗勤开通并运营微信公众号“西秦农人”,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葡萄种植知识。此外,张宗勤还受邀在第五届葡萄健康栽培会议、全国葡萄发展研讨会等多次大会上解读分享葡萄健康栽培理念与技术,被誉为“葡萄人的心灵旅行”。
去年以来,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有的技术指导活动无法与果农进行“面对面”,但新媒体却让张宗勤与果农实现了“屏对屏”。他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有关葡萄不同阶段管理技术、葡萄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的推文,还用新媒体音频、视频直播了7次,共有13万人次收听、收看、学习。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其实张宗勤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学校科技推广、科技扶贫先进个人等荣誉。目前,对张宗勤来说,他想做到的,不仅仅是“用知识帮助农民致富”,还要让农民种出健康优质的葡萄,“让葡萄有自然的味道",让消费者吃到最好吃的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