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阅享全文 全媒体记者 闫瑜涛 燕军锋
开栏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征程,赋予了农业农村科技新使命,迫切需要构建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产业技术体系2.0版。2020年7月7日,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暨重点试验示范站建设推进会,在杨凌示范区召开之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关爱农民、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并对产业技术体系有着深厚感情的首席专家、岗位专家、企业家和农户等,他们躬耕授业,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推动产业面貌发生根本改变,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为打造新引擎,助推高质量,及时准确展现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真实图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素向重点农产品的集中,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即日起,农业科技报社将深入挖掘这方面的典型事迹,并在全媒体平台开设《大国三农群英汇·葡萄体系》专栏,以飨读者。
“降水容易导致霜霉病。下雨时躲藏起来的害虫,仍处于饥饿状态,天晴之后,就会疯狂啃食。所以往往一旦异常气候结束,病虫害就会爆发。防治病虫害,清园工作是第一道关……”近日,在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富春窑村一处葡萄园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时春喜建议,葡萄园要提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时老师是大专家,人嘹得太(陕西方言,指人品好),经常来这里进行技术指导,针对问题现场开‘药方’,只要时老师在现场,乡亲们的心里就踏实。”西安秦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秦栋告诉记者,“我今年68岁了,时老师勉励我再大干二十年,和他共赴一场幸福的‘创业之约’。”
自打1984年研究生毕业,时春喜便跨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门,迈进了植保行业,就一直从事着果树、蔬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进村狗不咬”“雨天一腿泥”
怀揣着一颗为农初心,时春喜躬耕37年,从未间断田间药效试验。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炎夏酷暑,他都坚持深入到田间地头儿调查研究,每年在果树、蔬菜等田间地头的农业生产一线调查200多天,除了在学校教室和实验室,其余的日子里基本都在地里转。久而久之,连农户家中的狗都不咬他了,时春喜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狗不咬”“泥腿子”专家。这一称呼是群众对他最高的认可。
这样的专家虽登不上“大雅之堂”,却走进了百姓心中,赢得了群众的认可。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家悦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少睿告诉记者,除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这个众所周知的身份外,时老师还是《世界农药》杂志编委,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委员会委员等。
植物“生病”不用愁
陕西首家“植物医院”开诊
“我家有12亩葡萄园,7亩的阳光玫瑰卖了20万元,其他的户太八号、浪漫红颜等品种总共卖了5万元。从建园起,时老师多次来这里‘巡回问诊’,为我们园子提供了技术保障。时老师是我们的‘保护神’,我们打心眼里敬佩他!”西安市鄠邑区祖庵镇双旗村二组村民王彩婷告诉记者,时春喜是深受农民喜爱的“农民专家”。37年来,他多次“巡回问诊”在农业生产基层一线,并开出技术“药方”,成了地地道道的病虫害“克星”,。
“人会说头疼,动物尽管不会表述,但是也会哼哼。人是可以移动的,但植物却不能动。这就需要田间巡回诊断,我们可以通过叶片和外观的表现去‘看病’。”时春喜向记者透露,他们已经建立了陕西省第一家以植物为中心的植物医院——农益韬植物医院,提供一体化的
综合解决方案和技术体系。
甘当科普战线的“授渔者”
“知屋漏者在宇下。”建立试验基地,落地研究与推广农药科学应用与植保技术,摸清病虫害发生规律,综合应用多种现代统计分析预报方法,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农药安全科学使用。这是时春喜长期实践研究的切身体验,也是他对植物病虫草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统防统治”十二字植保方针的深刻诠释。
除了“下地”当起“田园卫士”,时春喜还是科普战线的“授渔者”。在时春喜的日常工作中,还有一部分内容就是深入农村开展植保技术宣传,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示范与推广植保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全年百人规模以上培训都在30场以上。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时春喜课题组研究的整套病虫害化学防控技术,保障了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保障了农作物的绿色健康。目前共完成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产品试验2000多个,合格率在90%以上,其中在小麦、玉米、辣椒、甘薯、豆类以及果蔬等作物方面,完成各类药效试验500余项次,培训作物病虫草害预防技术数万人次,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