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歇棚期即将来临,有的棚里已经拔园种上了叶菜,有的棚则还未拔园。歇茬期应该做些什么?需避免那些错误操作?以下问题需重视。
清理田园要彻底 高温闷棚“简单粗暴” 效果大打折扣 问题:不少菜农在高温闷棚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他们习惯把棚里的植株清理完毕以后,将棚室关闭就没事了,一直到新苗子来了以后再进行翻地种植。这种闷棚方法是存在问题的。
分析:菜农种植蔬菜忙了近一年,等到夏季歇茬期终于能歇歇了,加上夏季气温高,尤其是棚内,让人难以忍受,因此菜农大都不愿意到棚里,农事操作那是越简单越好,比如高温闷棚时关闭通风口就不管了。这样做确实可以杀死残留在土壤表层的病原菌和虫卵,但深层土壤中的问题呢?
正确做法:菜农可以采用干闷和湿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拔园后,大量的病菌、虫卵集中在土壤、立柱及墙体的表层,此时关闭通风口并检查修补好棚膜破损,进行高温闷棚,中午棚温可超过60℃,并维持数小时,一周内可以灭除棚内地表多数病原体,这是我们所说的干闷。该法简便易行,是菜农朋友常采用的措施,但这并不是高温闷棚的全部,此法仅能杀灭棚室表层的病虫,故仍需结合湿闷,以达到杀菌灭虫全面、彻底的目的。
干闷之后,需将土壤深翻30厘米,若不深翻而单采用旋耕机翻地,会造成杀菌、虫范围小,土壤深层的病菌和线虫难以杀灭。然后对棚室进行漫灌,利用水的导热性高于土的特点,保证土壤耕作层达到更高的温度。灌水后覆盖地膜再进行10-15天的闷棚。有条件的还可在翻地时挖沟,沟施麦糠或麦秸,尤其是土壤板结、盐害严重的棚室,更宜采用该法。
清理田园不彻底 留下“祸根”隐患多 问题:很多菜农为图省事,只是将植株茎蔓清理出去,而大量根系仍然留存土壤中腐烂,这种做法潜在危害很大,尤其是重茬种植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大忌。菜农清园的主要目的,是将上一茬蔬菜可能携带的大量病原及时清理出棚室,而根系是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以及根结线虫等的主要载体,若不清理根系,则使得清园的效果大打折扣,可以说是留下了根部病害高发的“祸根”。
分析:近几年,棚室病虫害发生呈上升趋势,这些病害的病原菌和虫卵多是在土壤中完成越冬越夏。当前,棚室中发生最为严重的三大虫害是蓟马、粉虱、螨虫。拔棚后,螨虫等虫害多在土壤中藏匿或者产卵休眠,成虫、卵等落到地面上或进入土壤中,土壤中残留的植株残体为其生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蔬菜上经常发生、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有50余种,而绝大多数病害都可以通过土壤传播,病原菌依靠土壤中的病残体生存,下一茬蔬菜种植时,这就是病害的初侵染源,尤其是各种根腐病、茎基腐病、青枯病、枯萎病和根结线虫等根部病害已有发生的棚室,更要彻底清理根系。
以根结线虫为例,拔园时正是消灭根结线虫的大好时机,可利用此机会将附着在根系上的根结线虫带出棚外,剩下的少部分再利用高温闷棚或者药剂处理,杀灭根结线虫,增强了防治效果。土壤中的植物残体少了,其上附着的病原自然也就少了,可大大减少下茬作物感染病虫害的几率。拔园后及时清除土壤中的根系,还可减少土壤中自毒物质的数量,减轻重茬危害。
正确做法:拔园时留下10厘米-20厘米的茎秆,先将棵子、地膜、杂草等全部清理干净,然后立即用铁锹等挖出根系,收集后带出棚外深埋。根系清理不可拖延时间过长,以免部分根系腐烂后留在土壤中。之后再利用高温闷棚或药剂熏蒸,最大限度地杀灭病原,尤其是已有死棵、根结线虫等发生的地方,要重点处理,将病虫基数降到最小,减轻对下一茬蔬菜的威胁。
大棚常年没有“假期” 蔬菜产量质量受影响 问题:大棚歇茬期很短,还有不少菜农利用这段时间再种植一茬越夏叶菜,如茼蒿、菠菜等,虽然收入增加了,但对于棚室来说,常年没有“休息”,不利于下茬蔬菜的生长。
分析:棚室常年种植,没有歇茬期,害处是很多的。一是导致棚室中病虫害加重,病原一直有寄主存在,环境条件适宜,土壤中的病原菌存活量会大幅增加。二是没有歇茬期,使得底肥施入时间短,土壤条件恶化快,当前菜农使用最多的干鸡粪、稻壳粪等,大都是未经腐熟或腐熟不完全的,这加重了伤根烧苗的几率,有利于根部病害侵染发生。
每年夏季是处理土壤的最佳时期,菜农应把握这个关键时期,对棚室进行彻底消毒、施好底肥,为下茬蔬菜生产打好基础。闷棚可以杀灭棚内大量的病原物,包括真菌、细菌、线虫等,减少病害的发生,有利于蔬菜的生长,是一种低投入又效果好的灭菌方法。
正确做法:闷棚结束后一定要补充菌肥,因为闷棚过程中土壤中有益菌也被杀死了。土壤处理以后,应先开棚翻地,促进土壤处理剂挥发失效,在蔬菜定植前大量使用菌肥,最好普施与穴施结合,此后正是有害菌复苏形成为害的关键时期,也是蔬菜根系生长扩展的重要时期,提前施入菌肥,可占据土壤生存空间,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有效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蔬菜定植后一直冲施生物菌肥,连续补充土壤中的有益菌群,可增强其抑病增产效果。
(姜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