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观看视频 苏应喜(左)在养殖基地查看湖羊生长情况 恒昌牧业养殖基地一隅 苏应喜在养殖基地查看湖羊生长情况 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张晓奇 视频 冯玉龙
2020年初,恒昌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恒昌牧业)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成立。
苏应喜成为恒昌牧业的掌舵人。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苏应喜广泛发动群众,以共同投资入股的方式建设起万只标准化湖羊养殖场,并由此开启了他的“羊倌”情怀路。
苏应喜始终认为,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感情的事业。“做农业的人,一定要有情怀。不奔利润去,是不可能的,但纯粹奔着利润去,肯定是不可以的。”
他说,创办恒昌牧业不是为了养羊而养羊,而是想通过湖羊养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
任何一支在天空中飞翔的大雁队伍中,最重要的都是领头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恒昌牧业董事长苏应喜,看他如何发挥“头雁效应”,带领村民致富。
回馈乡梓,做湖羊产业引领者 苏应喜是陕西省府谷县苏家园村土生土长的农民,生活的不易、成长的艰辛,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7岁初中毕业后,苏应喜就读于某技校建筑专业,之后开过搅拌厂,从事过房地产……经过多年的打拼,他在当地也算的上是成功人士和富裕户。
也许正是基于他数十年创业过程中的种种磨难,让他拥有了一颗能够换位思考,同情他人和理解他人的心。
在苏家园村只要村民们有困难,他都会竭尽所能给予帮助。“我是咱这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所以非常想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苏应喜说道。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苏应喜意识到农业产业项目大有可为,于是主动从企业老板转变思路回乡创业。
从快速造富的房地产、建筑行业到苦心经营的农业行业,他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经过前期市场调研,他发现湖羊拥有一胎多羔、粪便易处理且可充当有机肥料等优点,便决定按照“科学布局,种养结合,综合治理,资源循环”的原则,开启了湖羊养殖的循环种养模式探索。
苏应喜告诉记者,做农业真的很辛苦,前期投的都是自己的老本。苏家园村湖羊种羊养殖基地规模170余亩,去年投入使用现代化羊舍,总投资额为2000多万元。其中,全村56户村民合计参股490万元,苏应喜个人入股510万元,不足部分他以无偿借款的方式垫资。
此外,在他公司还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分配村内果园等收益时,针对生活困难户、残疾人、低保户、特困供养户等特殊困难人群予以一定倾斜,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他也被村民誉为百姓致富的“带头人”和帮贫解困的“热心人”。
产业帮扶,交出满意“民生答卷”
在苏家园村湖羊种羊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整齐排列的羊舍内,全自动化的供料、换风、消毒等设备,真正做到现代化科学养殖,让湖羊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据介绍,种羊场现有种母羊3320只、种公羊39只,累计产羔羊320只。随着基地的后续发展,养殖规模可达1万只,年出栏达2万只,预期目标为销售收入1430万元,年利润500万元。同时,还建成了以绿化、饲草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现代化项目,从而更好地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苏应喜说:“企业家需要具备担当意识与奉献精神,这也意味着要扛起更多的责任与压力。”目前,恒昌牧业正在与周边村镇签订联合发展协议,引导农户种植玉米和饲草,致力于形成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养殖场的整体效益。
生态循环不仅节约了成本,更关键的是,当养殖环节更注重绿色发展后,产品品质也得到了保障和提升,发展更有底气。
据了解,养殖基地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从种羊场建设到运营环节,大力吸纳当地群众开展生产建设,累计提供47个工作岗位,发放工资220余万元,让当地群众实现务农打工两不误。在饲草种植等环节,与农户签订采购协议,保障农户耕有所获。
如今府谷的湖羊产业发生了巨变,村民们的生活状况今非昔比,农户的年收入较往年增加了1万元左右。带农益农成效抢眼,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产业帮扶“民生答卷”。
拉长链条,铺平产业融合“羊财”路 在苏应喜的规划里,恒昌牧业的发展不仅仅着眼于湖羊养殖,而是将湖羊作为切入点,未来将主打湖羊的培育、销售,以及包括肉制品类在内的高端农产品加工项目,计划将产品线延伸至整个产业链。
恒昌牧业是集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牧企业,坚持以点带面的建设方式,促进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苏应喜说,在十四五期间,恒昌牧业还将致力于打造三大产业园。
一是建设扶贫产业园。以万只标准化湖羊种羊场为主体,扩建养牛场、养猪场等项目,打造多样化养殖基地,为周边困难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二是建设商贸物流园。其中含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计划将于2023年全面完成建设,建成后将承载府谷农特产品电商运营物流功能,助推府谷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建设新能源光伏产业园。根据苏家园村的山峁地形,因地制宜的开展建设,计划将于2025年建成畜光互补基地、林光互补基地及草光互补基地,形成绿色经济循环发展模式。
苏应喜信心满满地说:“三大产业相辅相成,进一步带动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规模。通过构建三大产业园,我们将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全面促进苏家园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