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商洛讯(通讯员 董旦旦 张林 全媒体记者 周廷)近日,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舒杨村的阳光家庭农场新建木耳基地,一排排吊袋木耳整齐悬挂着,菌棒上的黑木耳错落有致,长势喜人,务工群众忙着采收。商州区残疾人联合会相关负责人来到基地,调研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残疾群众就业等情况,解答残疾人扶持政策有关问题,并要求基地要关心关爱务工残疾群众,落实好各项助残惠残政策。
“在这里务工待遇不错,一天能赚80元,已经快4年了。”舒仓印说。今年60多岁的舒仓印因一次意外导致肢体残疾干不了重活,得益于国家的相关助残政策和当地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措施,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据了解,阳光家庭农场由当地致富带头人党红夫妻二人于2017年创办,在沙河子镇、商州区农业农村局、商州区残疾人联合会等多个部门的支持下,流转土地50亩,建设食用菌大棚114个,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今年以来,为鼓励激励经营主体积极发展木耳产业,商州区及时研究出台《商州区进一步发展壮大食用菌(木耳)产业扶持政策具体措施》,党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再次流转土地30亩,投资近150万元,新建大棚40个。截至目前,基地累计发展食用菌50万袋,其中木耳20万袋,年产值可达260万元。同时,带动百余名群众通过入股认领和务工的方式实现增收150余万元,其中惠及残疾群众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