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在四川邛崃绿保家庭农场,千亩小麦翻起千层浪,金黄的麦粒在农场空地处堆砌成山。农场主周家林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们现在只收了一小部分,预计平均亩产900斤左右!我家的麦田采用了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示范这三年,年年增收。“
当天,在周家林的农场进行了成都平坝稻茬麦翻旋浅覆技术示范,以及农业农村部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四川省小麦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两个项目的测产验收。全田机械实收,7.5亩田平均亩产为455.9公斤,比该大户常年产量(350公斤/亩)增产105.9公斤。
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好的增产效果呢?
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李浩介绍,成都平坝区尤其是邛崃、崇州、大邑等地,稻茬田9月-10月土壤太湿,播种困难,通过对水稻收获前后的稻田土壤进行控水排湿、翻耕土壤,解决了播种难问题。同时,又通过播种时浅覆盖,解决小麦播种后因11月土壤干旱出苗困难、出苗不整齐等问题。
周家林告诉笔者,好的栽培技术支持,使他的小麦产量在示范的三年中稳定在900斤-1000斤,不仅比自己以前增产,还比其他大户每亩多产一两百斤。算下来,因为产量,他家2000多亩小麦每年增加的收益有50万元左右。
李浩介绍,该技术还通过深翻土壤同时施用肥料,解决氮肥损失问题,提升化肥的利用率。
周家林算了一笔账:“这个配套技术虽然增加了两次旋耕,每亩成本增加70元,但能够有效减少草害,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同时,因为深施底肥,减少了肥料的流失,肥料使用量减少20%—40%,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更让周家林高兴的是,这项技术还能保护环境和土壤。他说,协同推广带来的“一喷三防”等技术,也让种田更容易了。
(阚莹莹 郑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