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马铃薯晚疫病 早防早治保稳产
文章字数:1393
  为加快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化,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制定了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预计2021年马铃薯晚疫病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将达2800万亩以上;早疫病、黑痣病、地下害虫、蚜虫等病虫害总体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黄萎病、疮痂病、马铃薯块茎蛾等病虫害有加重趋势。
  依据马铃薯不同种植区重大病虫发生特点,确定以马铃薯晚疫病为全国重点防控对象,早疫病、黑痣病、枯萎病、黑胫病、疮痂病、蚜虫、蓟马、地下害虫、二十八星瓢虫、马铃薯块茎蛾等为区域防控重点,各有关产区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兼顾环腐病、黄萎病、青枯病、粉痂病、豆芫菁等病虫害防控。
  防控策略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优先采用抗病品种,选用优质脱毒种薯、种薯处理等技术,根据预测预报和预警系统监测结果科学用药,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农户联防联控。
  分区防控重点
  华东、华南种植区:包括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广东等省(区),重点防控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黑胫病、枯萎病、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马铃薯块茎蛾、蚜虫和蓟马,兼顾环腐病、疮痂病、粉痂病和青枯病。
  防控技术措施
  (一)播期防控技术
  1.轮作防病虫技术。实行3年以上轮作防治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最好与油麦、燕麦、小麦、玉米、大豆和蚕豆等作物轮作倒茬;精细整地,当地温在10℃以上进行播种,播种深度8—10厘米,避免因地温偏低和播种过深出苗缓慢加重黑痣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2.选择优良抗病虫品种和优质脱毒种薯。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适合本区域抗病、商品性好、高产、耐贮运的品种。选择优质脱毒马铃薯原种或一级种播种。
  3.种薯切刀消毒技术。播种前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病薯。在种薯切块过程中,用75%酒精或3%来苏水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切刀5—10分钟进行消毒,采用多把切刀轮换使用。将种薯切成40—50克大小的薯块,且每块上带2至3个芽眼,切块大小应均匀一致。
  4.种薯处理(药剂拌种)技术。种薯切块后选用咯菌腈·氟唑环菌胺、咯菌腈或精甲霜灵·咯菌腈任意一种进行种薯包衣,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春雷霉素、绿僵菌或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制剂等药剂拌种。防治土传、种传病害、晚病和地下害虫。拌种后晾干装网袋小垛摆放,保持良好的通风,促使伤口愈合,1至2天后播种。
  5.随种垄沟施药防病技术。对于土传病害严重的地块,全田施用芽孢杆菌生物菌肥和生物菌剂。如果田块以黑痣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等真菌性土传病害为主,播种时沟施嘧菌酯或噻呋酰胺,如果除上述病害外还有疮痂病发生,沟施药剂可增加寡雄腐霉或五氯硝基苯+氟啶胺。
  (二)苗期病虫防治技术
  苗期是指马铃薯块茎从出苗到植株现蕾为止,此时期防治重点是晚疫病、地下害虫、蓟马等。
  在晚疫病高发区,如云南、贵州、四川等降雨量大的地区,如果出苗后空气温度达到18℃同时遇有连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需要喷施代森锰锌、氟啶胺或氰霜唑等保护性药剂1—2次进行保护预防。如出现中心病株,可喷施内吸治疗剂烯酰吗啉、丁子香酚或氟菌·霜霉威等1—2次消灭中心病株。
  除晚疫病高发区外,其他区域不需要喷防病药剂。对于地下害虫,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每亩设置1个性诱捕器,设置高度超过马铃薯植株顶端20厘米左右。也可利用灯光诱杀,每20—30亩布设1台杀虫灯,夜间定时开灯诱杀,尽量避免误杀天敌。
  成虫出土前用辛硫磷拌土地面撒施,或出土后用溴氰菊酯等药剂喷雾防治。
  (全国农技中心)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