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延安讯(张凡 全媒体记者 张小雄)2月21日,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镇街道办龙首村的大棚里一片生机,暖意融融。记者走进西红柿种植棚内,温暖潮湿的空气便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片翠绿,刚结出的果实成串垂坠着。龙首村村民刘秀玲正在进行人工授粉,她介绍道:“我种了三个大棚,两棚西红柿,一棚青菜和香菜,收入还不错,一年能挣四、五万块钱。”
早在1997年,龙首村部分村民已经开始在自家院里发展大棚种植。随着“庭院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棚种植进一步完善,到2008年,逐渐形成规模化发展。“近年来,随着省军区帮扶工作的开展,我们村以发展大棚蔬菜和食用菌种植为主,维修改造了37座蘑菇大棚,新建了16座蔬菜大棚,大棚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不少,群众的劳动强度减轻,收入明显增加。”黄陵县桥山镇街道办龙首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红忠告诉记者,龙首村下一步计划,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特色,及时总结种植经验,将大棚经济效益最大化,实现产业健康发展,助力村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