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陕西:兜底保障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文章字数:1014
  通讯员 陈庆客 全媒体记者 靳民
  脱贫攻坚战以来,陕西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兜底保障政策体系,制度化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抓精准施策,全力实现兜底保障任务“清零”。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连续5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全省农村低保最低限定标准从2015年底的2500元/人年提高至4827元/人年,增长93%。2020年以来,坚持“边排查、边纳入”原则,以未脱贫人口、监测人口、边缘人口“三类人群”为重点,先后开展4轮全覆盖排查,实施农村低保提标扩面工程,全面落实“分类施保”“渐退帮扶”“单人保”等政策措施,将符合条件的97.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全部稳定达到了吃穿“两不愁”的脱贫退出标准。五年来,有效保障了全省115.1万农村低保对象、12.5万名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
  抓关爱帮扶,兜实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充分发挥农村互助幸福院在农村养老中的基础平台作用,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餐饮、临休、娱乐等养老服务。持续加大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力度,大力实施“明天计划”等项目,深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等专项行动,下拨资金1.88亿元,足额按时发放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大力实施“福康工程”和“民康计划”,下拨资金650万元,为困难残疾人免费配置假肢、矫形器等康复辅具2000余件。
  抓便民服务,打通兜底保障“神经末梢”。大力推进“10个百分之百”和“20个关键环节”目标任务,畅通社会救助“微循环”,推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立体化、无缝隙、全覆盖。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通过畅通社会救助热线、简化办理流程、上线“e救助”微信公众号等救急难措施,对受疫情、灾情影响的困难群众落实“先行救助”政策,防止致贫返贫。2020年全省共实施临时救助58.5万人次,支出资金5.1亿元,11.6万人次通过“e救助”微信公众号申请救助,符合条件审批通过5.7万人次。
  抓比对核查,落实防返贫监测预警帮扶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采取定期比对与日常比对相结合、筛查预警与动态监测相结合、线上检索与进村入户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化、多角度进行兜底保障对象比对核查,查漏点、补短板,精准落实落细各项兜底保障政策。着眼解决新的致贫返贫问题,出台《陕西省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办法》,建立“平台+核对+e救助”三位一体的兜底保障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对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因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困难群众进行动态监测,实现闭环救助。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