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番鸭“三周病”致死率高 防治工作别忽视
文章字数:491
  番鸭“三周病”又称为细小病毒病或喘泻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腹泻、呼吸困难、软脚和肠黏膜坏死。本病主要侵害3周龄内的雏番鸭,具有高度传染、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可造成雏番鸭大批死亡,即使治愈也有可能成为僵鸭。
   病原
  该病病原为番鸭细小病毒,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病毒抵抗力较强,对乙醚、胰蛋白酶不敏感,耐酸和热,但对紫外线辐射较敏感。
  本病的潜伏期为4~9天,病番鸭和带毒番鸭是本病主要传染源。
  症状
  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紊乱为主。病番鸭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饮水增加,消瘦;两脚无力,不愿走动;粪便稀薄呈黄白色或黄绿色,含有气泡,肛门周围羽毛污染;呼吸困难,后期张口呼吸;死前两脚麻痹,倒地抽搐,最后衰竭死亡。急性型病程2~4天,死亡率较高。
  预防与治疗
  1.生物安全措施 加强环境控制,减少病原污染,增强雏番鸭的抵抗能力。
  2.免疫预防 可用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1日龄雏番鸭每羽腿部肌肉注射疫苗0.2毫升,21天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其有效抗体水平维持在400天以上。
  ⒊高免血清防治 可用番鸭细小病毒高免血清对雏番鸭进行防治,可大大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付红华)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