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革委
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99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10县区成功摘下“穷帽子”,秦巴贫困山区的老乡正阔步奔向小康。
为记录安康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近期,记者深入秦巴山区的一些村庄,与当地群众深入接触,记录他们的脱贫攻坚鲜活故事,展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贫困户如何有尊严、更顽强地致富?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探索和感悟。
李照围:脱贫的路有辛苦也有快乐
记者在安康市汉滨区飞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见到李照围时,她正推着一辆装着两筐香菇的小车上坡。身高1.6米的她,推车技术很娴熟,没有一点吃力的样子。
李照围是汉滨区大竹园镇大竹园社区10组人,目前在飞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务工,每天能赚1百元。加上丈夫在镇上干零活的收入,李照围家全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
李照围今年37岁,3个孩子在上学,丈夫从前在外地煤矿做工时患上了尘肺病,后来回到村里,干不了重活。他们家,是一个典型的因病致贫的家庭。
“合作社的工资不是计件制,但这个好妹子宁愿苦了自己,也不愿意多休息,给合作社的发展出了大力了!”合作社负责人周荣平说道。
谈到对未来的期许时,李照围说:“我打算继续靠劳动挣钱养家,抚养孩子,照顾好老公。眼下,我盼望能有更多的人买大竹园镇的无公害香菇。合作社的生意好,我就能干得长久。”
听李照围这样说,旁边的周荣平站起来大声讲:“请放心,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大竹园镇以发展茶产业为主,茶园的活多在上半年,现在我们搞香菇生产,就是让村民下半年也能挣钱!”
韩昌兵:贫困户供出3个大学生
记者和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正义村2组贫困户韩昌兵在村委会门口见面时,他刚给建房的村民干完活。他有泥瓦匠手艺,一年除了在汉滨区正义茶叶种植合作社干半年工,其余时间,他会在镇上干些建筑、装修的零散活计,年收入4万元左右。
韩昌兵有3 个孩子,接连考上大学,之前经常为了娃的学费生活费发愁,想不出办法,整夜睡不着觉。在韩昌兵一筹莫展的时候,村党支书记、正义茶叶种植合作社理事长侯运建让他在茶园上班,每年增收3万元。通过村干部的帮助和自身努力,韩昌兵解决了大孩、二孩的上学费用难题,目前只有老三在读大四,韩昌兵的压力逐年减轻。
据韩昌兵介绍,侯运建把多年在煤矿挣得的几百万元血汗钱全部投入到农业上,累计帮扶贫困户82户。做农业挣钱慢,大部分本钱都给农民发工资。侯书记这么做,都是为了乡亲们。记者在园区见到侯运建时,他说:“没有苏陕项目,我建不起现代化的茶厂,没有安康市政府指定的茶旅新镇项目,全镇在基础设施上的大力投入,谁的企业都走不到今天。韩昌兵的三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是我们大竹园镇的骄傲,是将来建设我们家乡、祖国的下一代,我们帮助他是应该的。”
侯运健告诉记者,无论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还是合作社负责人,和贫困户打交道,不能简单地去发号施令,要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性格中的敏感,帮助他们用自信战胜自卑,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信任,让上级党组织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