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李九红带队检查道路交通安全 气势恢宏的杨凌马超岭大桥 绿树成荫 风景宜人的西宝中线 养护工人正在修补路面 杨凌交通旅游枢纽外景 杨扶路路长制公示牌 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欣 闫瑜涛
杨凌,因农而生,以农而兴。以前,虽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简称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但“主动脉”不通,“毛细血管”不畅,拥有丰富农产品资源的杨凌因交通不便,吃过不少苦头。“要致富,先修路。”杨凌干部群众十分认同这个朴素的道理。近年来,杨陵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建管养运并重”原则,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如今,杨凌的农村运输条件、群众出行条件和营商环境大为改善,真正实现了由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如今“出门水泥路,行车画中游”的转变。
人便于行,货畅其流 “方便得很!不要钱,公交半小时一趟。前天,我坐车去城区购置了点夏忙农资……”面对如今乘车的方便,年逾古稀的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村民李大爷乐开了花。李大爷口中的“不要钱”,指的是当地针对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的福利政策。李大爷认为出行费用确实省了一点:“现在坐公交从陕西扶风到杨凌城区只需要花一块钱,原来就得四、五块钱。”
李大爷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源自于一条条农村公路的修建通行。杨陵区交通运输局运管所所长胡军利风趣地说:“通路又通心,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可以这么说,一元钱打通‘最后一公里’,毕公农民坐上‘幸福快车’。”
数字就是最美的说服力。日前,记者从杨陵区交通运输局获悉,全区自然村通达硬化率为100%,建制村通客车比例达到100%,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人民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满意度也逐渐提升。杨陵区交通运输局交出了一份“城乡之恋”的漂亮成绩单,“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格局基本形成。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 如果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我们仰望的“星空”,那么“四好农村路”就是“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沿着正确方向把这盘大棋走好,必须规划先行,走好“四好农村路”建设这“关键一招”。
一方面着力打通南接北连、东进西延的“大动脉”,另一方面同步疏通镇村道路“毛细血管”。近年来,杨陵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全区大事、发展要事、民生首事来抓,强化大思路谋划、大手笔建设、大项目支撑,不断完善区内路网结构,加快南接北连、东进西延对外交通网络建设。投资5.823亿元,建成扶杨眉一级公路工程杨凌段13.155公里;投资7000万元对新桥路渭河大桥进行改扩建;投资2500万元对杨扶路五泉段2公里进行拓宽改造;投资1200万元对西宝中线进行了改造提升;投资4000余万元,对五泉环线、揉谷产业路2条13公里农村道路进行了改造提升,对17条30余公里的生产道路、园区路等农村公路进行路面硬化和改建;推行“美丽农村路”建设,投资3000万元建成的漆水河旅游路,成为杨凌及周边群众休闲运动的好去处。2019年底,杨陵农村公路362.9公里,其中县道81.7公里,乡道23.2公里,公路密度268.8公里/百平方公里。随着南接北连、东进西延“任督二脉”的打通,杨凌形成以国道、省道、县道为骨架,以乡道为支线,以村道为脉络,里通外联,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格局。
乡村筑坦途,拓宽幸福路。据悉,在多方联动下,杨陵区交通运输局众志成城,积极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此外,加强农村旅游路、产业路建设,也是杨陵区交通运输局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生产道路、园区路等进行硬化修建和改建,改善了产业园区交通运输条件,促进了农村公路与农田机耕道路有机结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完善机制,管治结合 “小公路,大民生。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四好农村路’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狠抓保障,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品质。”据杨陵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魏越奎介绍,他们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区、镇办、村三级“路长制”体系。此外,还制定了爱路护路的乡规、村规民约,设立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由专人进行交通安全疏导和劝导,逐步形成爱路护路、遵守交规、文明出行的良好交通氛围。
“我们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建立区有路政员、镇有监管员、村有专管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及时发现、制止、纠正、查处各类涉路违法行为,路政案件的发现查处率和结案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依托杨凌超限检测站,开展多部门联合治超行动,积极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和遏制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运输违法行为,农村公路超限超载率控制在3%以内。近五年来,区内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交通安全责任事故。”杨陵区路政执法队大队长余前旗自豪地说。
专群结合,有路必养俗话说“三分建,七分养”,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养护是关键。全区共配备专职养护员287名,养护设备和机具119台,使农村公路养护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建立健全“区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分别由各镇办和区农业园区办负责实施。积极探索群众性养护新模式,把日常养护与公益性岗位结合起来,积极吸纳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农村公路养护,使群众成为农村公路养护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拥护者。
落实资金保障。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完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长效管理机制,将全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人员工资全部纳入财政,由各镇(办)及时统一足额发放。
积极推行“路长制”。建立农村公路路长制制度,落实区、镇、村三级养管责任。在重要路段设置“路长制”公示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现精准扶贫和“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双赢。
规范运营,惠及八方 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手段,养护是关键,运营是目标。杨凌以城乡政策一致、规划建设一体、公共服务均等为目标,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并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体系,对城乡公交公司实行财政兜底。“截止目前,共开通13条区内城乡公交线路,投入运营公交车96辆。开通2条教育专线公交,促进区校融合发展。开通游1路公交车,助力旅游示范城市创建。开通杨凌至哑柏201路、杨凌至普集203路县际公交,助推杨武周经济一体化发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A级。”
加快智慧公交建设。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班次、站点、线路。已安装智慧站牌21组,车载终端66台,实现公交运行位置实时可视化。公交票价实行一元一票制,65岁以上老人、伤残军警实行免费乘坐政策。实行交通一卡通刷卡乘车,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和优惠。同时,强化城乡公交驾驶员队伍建设,政府补贴培训费50%,定向培养公交驾驶员82名。规范营运,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实行出租车违规经营有奖举报和“红黑榜”制度,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路通了,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路长了,经济效益也增加了;路顺了,百姓生活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城乡公交改革红利,已经惠及农科城的父老乡亲。
以路为弦,再谱华章
公路通,百业兴。作为全国第一个农业高新区,杨凌把“三农”视为立身之本,以“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创建为契机,大力发展“交通+”,积极探索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路线图”。在“交通+”的支持下,农村,因路而变化;发展,也因路而提速。一张具有杨凌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在扑面而来。且看——
大力发展“交通+旅游”,尚特梅斯庄园、花溪农庄、大马士革玫瑰庄园等31座特色农庄,成为杨凌现代农业游的新亮点;
大力发展“交通+体育”。杨凌农科城国际马拉松赛被称为“自然生态特色赛事”,成为陕西首个晋升金牌赛事的马拉松赛,一年一度的农科城自行车邀请赛成为杨凌对外的又一张名片;
大力发展“交通+产业”,让游人和商家的车辆畅行在田间地头,揉谷镇新集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产业村;
大力发展“交通+美丽乡村”。畅、安、舒、美道路交通环境助推乡村振兴,五泉镇、揉谷镇列入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王上村、崔西沟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四好农村公路”,真正成为了生态路、致富路、休闲路、风景路……
“以路为弦谱华章,小康路畅惠民生”,在“四好农村公路”的金融活水和改革动能“双轮驱动”下,广大群众对交通出行的幸福感显著增强。“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杨陵将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质升级,追赶超越,真正成为全国‘四化同步’的典型、‘五大发展理念’的范例,为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新样板,展现新作为,做好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