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村民有手艺 致富有门路
文章字数:788
村民在编制棕扇

  周强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康军
  今年63岁的吴元琴怎么也没想过,她有生之年还能当上了“老师”,在2018年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两河镇白庙村举办的第一期扇编技术培训班上,她作为该村仅有的“手艺人”之一,被邀请为学员们上课。吴元琴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伴去世早,儿子在汉中城里当厨师,她独自在家照顾孙女们上学。
  在两河镇白庙村,几乎每家都能找到经蒸煮晾干的棕树叶和编好的一摞摞扇子。留守在家的妇女、身体残疾的贫困群众、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得空就编几个棕扇,这样一家老小日常开销就基本够了。
  但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壮劳力们在外务工,在家的村民没有适合的挣钱门路,家人打工寄回来的钱总是“不经花”,村民们的脱贫路走的磕磕绊绊。
  该村支部书记周昌远介绍说,前些年,村上尝试发展过药材、莲藕、优质水稻等产业,但是都没成功。村两委干部和第一书记了解到吴元琴等零星的几户群众会编棕扇。经过考察,他们发现这个产业不需要固定场所和时间,强度低、效益好,而且村民房前屋后都有成片的棕树林。于是2018年3月,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村上决定举办培训班,让更多群众学习这门手艺。
  有村民算过账,一把扇子的材料成本是1元钱,编好后最高能卖12元,一人一天最多能编10把,效益不错!
  随着扇编在村上的逐渐壮大,两河镇党委、政府发现了该产业在解决群众居家灵活就业方面的巨大潜力,及时将其纳入全镇脱贫产业“一盘棋”。
  当年年底,该镇投入资金30余万元,建成集培训、展销为一体的扇编产业基地;积极争取将扇编培训课程整合到区人社局扶贫技能培训目录;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线上通过扇编基地和各村的电商平台进行零售,线下与“良顺藤编”等知名手工艺品牌开展“订单式”供销合作……
  今年,投入资金160万元,集育苗、棕树种植、原材料加工、棕制品生产为一体的两河镇棕制品项目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建成后,通过发展优质棕制品产业,将带动至少300人稳定就业。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