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桃树、梨树、李树长势喜人 “今年,这果园终于让人看到了希望。”近日,在重庆市云阳县平安镇双平村一个地名叫空山寺的大山深处,成片的桃树、梨树、李树长势喜人,园主魏正平回想起这几年打理果园的历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老把式”经营5年亏损100万元
2015年,经当地政府招商回引,曾干过建筑、餐饮的魏正平涉足生态农业,与人合伙成立一家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接管了村里一个由大户经营10多年、500多亩的老果园。
“荒山坡就是‘聚宝盆’,园子里能长‘黄金果’。”创业初期,老魏他们信心十足。但没过多久,两位合伙人觉得果园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悄然退出。
“年年砸钱年年亏,这几年倒贴了100多万元。”2018年,老魏对资产进行重组,投入1500多万元进行综合开发。但由于不善管理和经营,水果产量低、品质不高,发展进入“死胡同”。
政府“搭台”引入职业经理人 乡村振兴,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引入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能有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但如何盘活资源,“把地种好”,实现产业提质增效,成为当地政府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当苦苦硬撑的老魏进退两难时,平安镇党委、政府为他支招,引入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的农业职业经理人。
镇党委书记表示,乡村振兴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引入像魏正平这样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能有效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但如何盘活资源,则需要镇村建平台、牵红线,打造服务软实力。
去年9月,经过实地考察和洽谈,来自四川雅安汉源的杜福先以农业职业经理人身份进入厚丰农业产业园。公司、职业经理人和村集体三方达成合作协议:厚丰公司用投资入股,杜福先用技术入股,村集体用财政资金入股,开展为期15年的合作。在产业园实现利润分配后,总产值的40%作为生产运行成本,剩下的60%按照6:3:1的股比分红。
专业人才“操盘”果园“起死回生”
杜福先以技术入股,成为了公司的股东之一,他按照标准化种植要求,对老果园进行了品种改良、除草、施肥、补苗,原本杂草丛生的果园焕然一新。
他说,果园里有120亩、6年树龄的车厘子,以前只开花不结果,今年通过定时定量给果树补充微量元素,目前果树长势良好,挂果情况很不错,预计能产出2000多公斤果子,带来12万元收益。
“整个园子预计今年能实现收支持平,三四年后效益翻一番。”看着果园渐渐步入正轨,魏正平说,发展的信心更坚定了。(李充 赵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