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霉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果类蔬菜(瓜类、茄果类、豆类等)和叶菜均可染病。设施番茄灰霉病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早春,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时导致幼苗腐烂、烂叶、烂果和茎部枯死等。
症状识别——产生霉层果实软腐
幼苗期及成株的叶片、茎、花、果实等均可染病。
病菌一般从植株较衰弱的部位侵染,如子叶、真叶的边缘或叶尖、败落的花瓣和柱头、整枝打杈留下的伤口和叶柄、绑蔓划伤处等,然后蔓延危害或直接接触侵染。严重时导致幼苗腐烂、烂叶、烂果和茎部枯死等。
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柱头侵染,后向果面、果柄扩展,致果皮呈灰白色、果实软腐。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开始,初水浸状,后呈“V”字形向内扩展,病斑浅褐色、具深浅相间轮纹,后干枯。
茎染病,初亦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灰白至浅褐色病斑,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
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厚厚的灰色霉层,即病菌孢子,是该病的主要特点。
栽培防病——加强管理壮株防病
选择专用品种:目前,生产上还没有抗灰霉病番茄品种,推荐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设施番茄专用品种,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性。生产调查发现,叶色深绿、叶片厚、生长健壮、耐低温弱光的设施番茄品种,有较好的耐病性。
土壤杀菌处理:夏秋季节利用太阳能加酿热物进行土壤杀菌消毒。上茬作物拉秧后,清洁田园,均匀撒施草粉500千克/亩~1000千克/亩、氰氨化钙80千克/亩~100千克/亩。翻耕20厘米~30厘米,整平,做畦,浇足水,盖上地膜和棚膜,闷棚10天~15天。一般棚内,晴天下午2时,20厘米深处的地温可达52℃,经2天~3天即可将土中的灰霉病菌杀死。
清除残枝败叶:田间无露水时,及时清理田间掉落的和植株上的病叶、病花和病果等。清理时,将病果、病叶等轻拿轻放,对有霉层的病残体可先套在塑料袋中再轻轻捡起或摘下,防止病菌孢子扩散。清出的病组织要集中深埋或销毁,切勿不经处理随意乱扔,以免病菌扩散危害。
加强肥水管理:提倡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用量,避免植株旺长。旺长植株细胞溶液浓度降低、细胞壁薄,抗病抗逆性下降。适量浇水,提倡滴灌浇水、午后浇井温水或温室内的水。避免一次性浇水过多导致低地温影响根系吸收。浇水后适当提高棚温。
适时进行植株整理:及时摘除植株上衰老的叶片、开败的花瓣、病果、病叶等,加强田间通风透光,有利于提高地温、加快水分蒸发、减少叶片结露等,预防和控制病害发生。(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