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反应堆在低温季节应用对根系养护和地温的提升有明显效果,补肥、养土,能够改善土壤通透性,利于根系深扎。其次产生一定热量,保证根系生长的地温;再次利于土壤气体的交换,供白天光合作用进行。
具体设置流程如下:
一是开沟:一堆双行,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操作行)宽100—120厘米,小行(种植行)宽60—80厘米,就在小行位置开沟,沟宽60厘米或80厘米,沟深20—25厘米,开沟长度与行长相等,开挖土壤分放沟两边。
二是铺秸秆:开沟完毕后,在沟内铺放秸秆。一般底部铺放整秸秆,上部放碎秸秆。铺完踏实后,厚度25—30厘米,沟两头露出10厘米秸秆茬,以便于通气。
三是撒菌种:每沟用专门的反应堆菌种6公斤或酵母菌5公斤,均匀撒在秸秆上,并用锨轻拍一遍,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
四是覆土: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覆土厚度20—25厘米,形成种植垄,并将垄面整平。
五是浇水:浇水以湿透秸秆为宜,隔3—4天后,将垄面找平,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20厘米左右。
六是打孔:在垄上用细钢筋打三行孔,行距25—30厘米,孔距20厘米,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利通气发酵,促进秸秆发酵,等待定植。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后一般是起垄栽培,因此结合膜下滴灌(或微喷)效果良好。若使用漫灌的方式则不利于农事操作。(刘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