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速览 惠农政策 各地动态 农业科技 市场动态 展会信息 专题策划 乡村振兴 聚焦杨凌 农科视频 品牌农业 创业致富 现在果业 知名农企 农品安全 经营主体 乡村文化 贮藏加工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我国研制出“光热智能农药”
文章字数:707
    传统农药的释放与需求难以精准匹配,利用率低、成本高、易污染。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近期该院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成功研制出一种光热控释型农药,可以自动感光生热并“智能”地促进农药释放,平均提效约三成却降低20%以上的成本。美国化学会知名学术期刊《可持续化学与工程》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却不足40%。近年来,中国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提出到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要实现负增长。如何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用量,成为农业和环境领域急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近期,吴正岩等科研人员运用新方法,以凹凸棒土、生物炭、碳酸氢铵和农药草甘膦等作为原材料,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光热控释型农药。这种农药可以自动感光从而产生热,通过近红外光及其产生的热效应“智能”地控制农药释放,实现农药的按需供给。该技术成本低、效率高、环境友好,应用前景广阔。据测算,这种“光热智能农药”能够提高20%到40%的利用率,降低20%以上的成本,同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据悉,该控释农药为颗粒状,由天然黏土、生物炭、发泡剂和农药按一定比例复配,造粒并在外面包一层有机物薄膜制作而成。其中,天然黏土和生物炭作为载体可吸附大量草甘膦。生物炭同时为光热剂,近红外光照射可使生物炭升温,促进发泡剂受热分解产生气体,冲破农药外层的膜并形成许多微纳孔道,促使草甘膦释放,从而实现光控释放。可以根据病虫草害发生程度,调节近红外照射时间,实现精准给药,提高农药利用率20至40个百分点。每亩使用该农药颗粒1至10公斤,具体用量根据病虫草发生程度确定。该技术可以按需给药,最大程度降低农药用量,同时降低农残和污染。
  (综合新华网、《安徽日报农村版》)

农业科技报 www.nkb.com.cn 电话/传真:029-87036603
地址: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展馆西路1号(712100)
农业科技报社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