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金融,是浇灌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张红利,家住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泉镇绛中村。过去,在外打工,并没有走上致富之路。当他看到村里人靠科技种田,成为富裕暴发户。他就下决心,也要让“土地生金”。但缺乏启动资金成了“拦路虎”。
于是,他依靠土地和房屋作抵押,先后从杨凌农商行贷款45万元,创办杨凌旺丰园果蔬专业合作社。2017年,当合作社遇到流动资金难题,农商行又放贷200万元。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多亩,不仅种植了葡萄、油桃、杨梅等水果,还有西红柿、黄瓜、辣椒等各种蔬菜。
如今,在杨凌,还有很多像张红利这样,依靠金融“源头活水”浇灌农业“试验田”走上了致富路。
●“两权”抵押:激活农村“沉睡资本”
缺资金、贷款难,是许多农业公司和农民发展经济面临的一道坎。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承包土地经营使用权,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过去,由于“两权”等抵押物产权不清晰,不能向银行直接申请抵押贷款。如何让“两权”得到充分使用、焕发出新活力?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若干政策批复精神,不断深化金融改革与服务创新,探索农村金融、保险发展新模式,谱写了一曲“扎根三农、不忘初心、支农惠农、收获希望”的创新之歌,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生产前期及采收期投资大,后来公司做担保,我在杨凌农商行贷了50万元,极大缓解了生产前后期的资金周转问题。”陕西巨农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农场主刘海刚说。
在该企业及其合作伙伴遇到融资难题时,杨凌农村商业银行施以援手,以巨农公司的农业订单为切入点,累计向22户订单户发放订单农业贷款2588万元,帮助客户完成订单量6922万元。
提起贷款经历,杨凌秦宝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仵波显得格外高兴。原来,就在他计划实施母牛扩繁项目却缺少资金时,杨凌农村商业银行将该公司牛棚牛舍、办公用房等农业设施作为抵押物,给他贷了3300万元,为企业发展帮了大忙。
近年来,良好的政策环境得益于杨凌改革的升级再造。特别是不断推出的金融支农、惠农举措,积极破解企业上市融资难题,先后制定出台了30余项金融管理政策,充分发挥了金融支持在经济发展中的支点作用,让强农富农的好政策落地生根、惠及百姓。
●农业保险:让农民不再靠天“吃饭” 有风险,买保险。在杨凌,不管是种地栽树还是育苗养畜,无论是职业创客还是普通农民,随时购买一份合适的农业保险,已经成为涉农从业者们的普遍选择。
去年,杨凌农商行申报的“金融支农服务创新”项目,农业农村部给予50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将农业规模化种养殖户手中最主要的生物资产,如猪、牛、羊、苹果树、猕猴桃树等,通过对其各个生长阶段精准估值,转化为银行认可的“标准抵押物”,着力解决农业生产规模化发展过程中生物资产抵押融资难的问题。
“那猪死了怎么办?”
“实施的‘五位一体’模式就是跟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当猪出现疫病或非正常死亡,保险公司将负责理赔。”
2019年1月,杨凌农村商业银行通过其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在周至县为一户生猪养殖企业和一户生猪养殖个体户成功发放两笔试点贷款,累计授信164万元,贷款余额共计55万元,同步实现浮动保额保险全覆盖。生物资产动态评估浮动抵押贷款的顺利投放,开创了农村活体动植物作为抵押物融资之先河。
改革再推进,创新无止境。杨凌肩负的国家使命,加大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力度,通过‘金融+科技’的方式,更好地支持‘第六产业’发展,支持涉农企业发展推广到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