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2018年,陕西诺威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项发明专利技术转让超过9000万元,创杨凌示范区专利技术转让新高;同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万全教授团队研究的西农511小麦品种,技术转让费达到了455万元,不但创造了高校品种转让费最高历史记录,而且还创下了陕西省小麦品种交易金额历史新高。
今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高学教授团队研制的“碳纳米管载体免注射疫苗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水产免疫苗种中的应用”技术,与深圳万可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暨合作协议,迅速实现了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再次刷新了高校单项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高纪录。
近年来,杨凌在技术成果转让方面,充分体现了区校融合的科技底蕴、教育底蕴、人才底蕴,更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的共赢之举。
千方百计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
在调动科研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杨凌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杨凌先后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十条政策措施》《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建设方案》等措施办法,从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创新科研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等方面,扶持、引导、激励农业科技成果加速实现聚集、转化应用、交易,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特别是发起设立一支基金,发起设立杨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扶持引导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在杨凌实现产业化示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子基金和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子基金,着力破解困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融资难题。
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平台建设
同时,杨凌建立了杨凌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从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全过程、全链条、全要素出发,构建形成成果集聚、筛选评估、转化撮合、支撑保障等四项机制,组建了农业科技成果库、专家库、需求库和技术经理人队伍。
近期,杨凌在统筹国家(杨凌)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等七个中心的基础上,正在加紧建设示范区科技创新中心,为农业科技资源聚集、成果转化应用和市场交易提供便利、高效的资源平台,致力于把杨凌打造成为真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中心。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刘天雄表示,近五年来,杨凌通过深化区校融合发展、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搭建转化交易平台、设立扶持引导基金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新突破,使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发挥作用、走向市场,为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农业科技支撑。其中,杨凌示范区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14年的5609.53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2.29亿元,增幅超过300%。